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

2015年4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個人時事評論目錄

2015年5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2015年4月30日信報社評:東北發展不能漠視反對聲音

除了新界東北,政府也要發展更多土地資源,以應付日後的房屋和工商業運作需求。明顯地,六萬個住宅單位最多祇能應付三至四年的房屋需求,尋找更多土地資源絕對是刻不容緩。

曾經提過,美國矽谷能夠發展蓬勃,最初都是有一塊未發展的土地嗎?沒有這塊土地,美國可否在資訊科技界稱雄還是一個大疑問。所以,有土地作為工商業發展,對工商業來說,絕對可視作為與生和死同等嚴重的問題。

有更多的土地儲備,可應付突如其來的房屋需求,令工商界和社會大眾免卻捱貴租之苦。政府亦應向社會大眾尋求多數共識,必要時也要將填平維港作為最後方案,以此作為口術,控制不斷上升的土地成本。

2015年4月29日信報社評:勇武抗爭愈激烈 愈應善用非暴力

民主精神的精粹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兩者同樣重要,缺一不可。表面上,民主精神沒有提到暴力,但民主最終的目的是社會和諧,以少數服從多數解決紛爭,以多數尊重少數避免欺壓,這點相信不會有人有異議。暴力祇會令參予各方增添仇怨,不利於社會和諧,所以民主是絕不與暴力有任何妥協,崇尚民主人仕理應與任何暴力手段決絕分割。泛民一方在抗爭方面一定要弄清楚,否則愧對民主這兩個字。

既然提到「少數服從多數」,又引起了一個很好的議題。最近的滾動民調顯示,有四成七人贊成通過政改,三成八人反對。若這個比例不大變,而泛民還是反對通過政改的話,那麼泛民怎樣解讀「少數服從多數」這個重要的民主精神原則?而且,這佔多數的四成七人完全是在自己的自由意志之下作出贊成通過政改的選擇,況且,社會大眾都有足夠的知情權,知道這普選方案不是理想方案,那麼,泛民憑甚麼理據否決多數人的選擇?泛民為甚麼要剝奪佔多數的一方想實現「一人一票」的權利?泛民方面要好好認真思想以上問題才回答。

2015年4月28日信報社評:政治爭拗大時代 勿把法庭妖魔化

香港還是司法獨立,否則怎會有親建制所說的「警察拉人,法官放人」、親泛民的「示威者襲警罪成,司法不公的帽子即紛至沓來」的舉動?

社會大眾反而要擔心的是法庭在現今政治化環境下,要承受各方的壓力,一旦承受不了,後果堪虞!到時若沒有親建制所說的「警察拉人,法官放人」,祇有親泛民的「示威者襲警罪成,司法不公的帽子即紛至沓來」,又如何?

法治、司法獨立,是香港的核心價值支柱,是極之不易地得來的,社會大眾要捍衛、珍惜。一旦失去,要得回或要付出沉重代價!

2015年4月27日信報社評:推銷政改不應火上澆油

最好的推銷員,是懂得從推銷對象的角度出發,照顧到推銷對象的切實需要,才能打動推銷對象的心,這樣的推銷才能做到生意。

從陳佐洱的說話中,可看出他的高高在上心態,祇會是最糟糕的推銷員,對「推銷」政改這盤「生意」會有不少的負面作用,若中央政府真的有誠意落實政改,這類的說話理應立即從速叫停,否則中央落實政改的誠意令人懷疑。「一國兩制」的硬道理,有如母親是女人一樣,眾人皆知,無需日日講,月月提。母親是女人這類中性說話,說多了也會惹人煩厭,何況「一國兩制」?

2015年4月25日信報社評:讓二戰70周年成為中日修好的原點

又一次證明「弱國無外交」的政治真理。若中國仍然積弱,...

2015年4月24日信報社評:不要讓香港墮進無間地獄

一、在昨日的評論中,有提到政改方案遭否決後的最壞結果,就是以後的中央政府,尤其是行強硬路線的政權,或會以今次否決為由,認為香港人不想民主,在一段長時期也不會再推出任何民主政制,到時激進泛民口中的「袋一世」真的變成「待一世」。今日的社評,就以政改方案遭否決後其它可能發生的後果為題,在此評論中,亦會提出一些不同的角度。

部份泛民以為今次否決了政改方案,冀望下次再啟動五部曲時,為了不再遭到否決,必然會有更好的方案提出。這祇是想當然,甚至連管治國家ABC也不懂的人才會有這個想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簡稱人大)網頁中 (http://www.npc.gov.cn/npc/gjjg/node_506.htm),對人大就有這樣的簡介:「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香港政改方案已在人大會議中通過,祇待香港立法會通過,便會正式成為國家法律。想想,若在人大會議通過的議案,因為香港的喧喧鬧鬧而有任何更改,這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豈不是等同兒戲?中國其他地方怎樣看待這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甚至中央政府?以後中央政府怎樣管治這個國家?到時,中國在管治上出了亂子,消息傳來香港,香港也會亂成一團,甚至會比「佔鐘」時期更亂!換言之,若中央政府因為香港的喧喧鬧鬧而容許有更好的方案,香港人不應沾沾自喜,反而應該擔心中央政府的管治能力,和因此而對香港的影響。所以,今次否決了政改方案,下次再啟動五部曲時,不要存着會有更好方案提出的奢望。

對於2017年的政改方案,中央政府已表明是不能更改、不容退讓。在香港這一方,祇有全盤接受和全盤不接受的份兒。在衡量了否決的壞處比通過的壞處是會更多和更大。再者,「一鳥在手,總好過眾鳥在林」,有這樣有如爛橙的「一人一票」,總好過連爛橙也吃不到;捱過爛橙,還有機會爭取吃更好的橙,不肯捱爛橙,以後都會是爛橙。並且,無論方案如何的爛,始終都是在中國大陸的土地上第一個實行民主的地方,對中國以後民主政制的發展必然會有深遠的影響,支持民主的人仕應感到高興而支持通過政改。況且,通過政改,香港人會爭取優化方案,否決政改,香港人會爭取重啟五部曲,換言之,無論通過和否決,香港人都是要爭取,為甚麼講求實際的香港人要放棄這「一人一票」?最後,在眾多民意調查中,超過一半市民都支持通過政改,泛民議員應發揮民主精神,順應多數民意,支持通過政改,否則與一言堂、立場偏激人仕有何分別?

二、激進泛民若想政改方案有改變,祇有通過政改,在通過後出現問題,中央和特區政府必然會作出改變。否則,否決政改,問題便沒有機會出現,又何來作出改變?

三、一旦否決政改,中央政府,尤其是行強硬路線的政權,會因為這次政改的否決,認為香港不想民主,在一段長時期極可能不會再重啟五部曲。不是中央不給,是香港不要而已;既然不要,中央亦不會勉強,更不能就這樣認為中央是違反落實民主的承諾。若中央政府有這樣的理解,大家不要抱怨為甚麼中央要香港的民主發展極可能要「待一世」。就算重啟政改,仍舊是「爛橙」方案,在框架上絕不會有任何改變(原因已在之前的評論提過),到時也會在立法會被否決,那麼,為甚麼中央又要重啟政改後又被立法會否決,既廢時失事,又「搵架來丟」,更令香港社會更分化、撕裂?所以,一旦在今次否決後,更有可能的是,除非香港社會大眾一致地向中央保證立法會必定通過現時831的框架方案,否則,中央重啟政改五部曲機會極微。

一旦否決政改,無法實施「一人一票」,社會大眾少了一度板斧去捍衛香港的核心價值,小圈子選舉仍舊是小圈子選舉,689仍可能會以689票繼續當選,而689是最後一屆當特首,更會肆無忌憚地引入23條、國教,社會繼續紛爭,街頭抗爭頻繁,而689亦可繼續無動於中。

一旦通過政改,有了「一人一票」,選民可要求候選人捍衛香港核心價值,甚至為此與中央政府據理力爭。而且,選出來的特首不能「自把自為」,否則下屆拜拜。況且,由於民望新低,689亦無可能留下來。所以,按照常理,這會令社會紛爭減少,香港的核心價值多了一重保障。

一些激進泛民認為,一旦支持政改,很多人會杯葛這樣的民主制度,社會會變得更加紛亂、更加分化。始終,沒有任何東西可令所有人滿意,既然有人不滿,就讓他們以杯葛的形式發表他們的意見,衹要他們不阻礙別人以「一人一票」的方式發表意見,不阻礙整個投票運作便可,否則,在眾多崇尚理性、和平的社會大眾面前,他們衹會失分。

根據以上分析,究竟通過政改抑或否決政改會對香港社會有多些益處、又少些壞處?實際的香港人、懂得計算的香港人,相信都心中有數。大家應該發揮香港人的本色,作出理性的抉擇。

2015年4月23日信報社評:放棄得寸怎進尺 普選最怕「待一世」

政治的本質就是隨着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不會鐵板一塊,例子多不勝數,其中的經典之一就是中國的共產黨,數十年前還打着馬列毛旗幟,與現在的共產黨比較,可說是天淵之別。

基於此,激進泛民所說的「袋住先」等於「袋一世」,可說是不攻自破。再者,誰不想做得更好,以得出更好的結果?「袋」了之後怎會無優化方案?這幾十年間中國政府實施開放政策以來,那一刻不在轉變以達到更理想的效果?中國政府在實施開放政策之初,都是先緊後寬的,規模比實施開放政策小得多的香港民主政制,相信也會循着先緊後寬的方向,亦符合常理。何況,今次的「袋住先」最少是「袋梗落袋」,不會「攞番出來」——若要「攞番出來」,社會反響更大,倒不如起初連「袋住先」都沒有。

若今次否決「袋住先」,以後的中央政府,尤其是行強硬路線的政權,或會以今次否決為由,認為香港人不想民主,在一段長時期也不會再推出任何民主政制,到時由激進泛民口中的「袋一世」真的變成「待一世」,激進泛民可以接受這樣的結果嗎?

總之,今次的「袋住先」其實就是「袋梗先」,加上「袋一世」的說法有違常理,而否決所引起的結果是可以不堪設想。所以,最好還是「袋住先」。

2015年4月22日信報社評:香港人,We're the Best!

看完這篇社評後的第一反應,覺得社評標題「香港人,We're the Best!」是否應改為「香港人,We're the Best?」,因為社評已提到香港人就是缺乏說一句「香港人,We're the Best」的自信。沒有自信,萬事不靈。

除了自信,最近發生的事件亦令人懷疑香港人自己是否We're the best,例如以暴力手段回應水貨客;在「佔鐘」期間,有人曾暴力衝擊立法會大樓,而主事人更幪了面,「夠膽做但唔夠膽認」。

對「香港人,We're the Best!」的評語,有人會不思進取,因為We're already the Best!對「香港人,We're the Best?」的評語,有人會發奮圖強,企圖改變別人的負面看法。究竟「香港人,We're the Best!」抑或「香港人,We're the Best?」,在乎每一個香港人自己選擇不思進取或發奮圖強。

在香港創業,尤其是在科研上,可說是形同自殺,因為香港一切祇講求成本效益,而偏偏科研在最初的起步點是講求眼光、細心、耐性和膽量,不能事事講求成本效益。

特稿:【很多香港人對中國內地的偏見】
在網上論壇,可看到現今很多香港人祇看到中國的陰暗面,對中國進步的一面則視而不見。
現在中國問題不少,但總體上,卻在進步中。至於香港,看來好像仍有優勢,但中港差距已經在收窄中。A貨假貨、貪腐,祇是現在的問題,將來必會改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貨被形容為「日本郵船,遲早完」,現在的日本貨又如何?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人隨地吐痰,司空見慣,現在又如何?換言之,中國一旦存在,是不會永遠祇活在A貨假貨、貪腐的環境中,中國要強大、要繁盛,中國也會進步起來。現在的中國,比起數十年前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的中國,相信沒有人不同意中國是好了不少,儘管仍有不少的進步空間,但這是需要時間的。
強如美國,都不敢小覷中國。香港人不能祇看中國陰暗的一面,而忽略了中國已在進步的另一面。

2015年4月21日信報社評:拉布是政治惡性互動的結果

一般來說,在地方議會中使用「拉布」戰術,是真的到了非不得已的地步的最後手段,明顯的原因,是「拉布」戰術除了會令議會時間拖長之外,能提上議事程序的議案,都是對所管轄地方的施政和發展會有所影響。激進泛民常常「拉布」,是不得人心之舉,亦拖垮了整個香港的發展,將很多能夠發展的機會斷送給鄰近地區。當然,政府或「一男子」的意氣用事,和政府將一些難以在議會通過的議案,與民生攸關的議案綑綁一起呈上議會,令議會的「拉布」達至現在的劇烈程度,政府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現時特首梁振英民望新低,而個人亦容易意氣用事,常妄顧香港的整體利益,對普遍香港人的基本要求「捍衛香港核心價值」亦無法達到,特首梁振英可算是今日香港面臨眾多問題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要真的解決議會「拉布」,要真的解決香港所面臨的眾多問題,特首梁振英要認真考慮自我了斷。

當我們發覺廣東省內的二三線城市發展蓬勃,商機處處,連最新落成的商場,設施都比香港又一城、太古城更多、更好,如果香港再不醒覺,香港莫非最後真的祇以價廉物美吸引國內遊客?除了金融和本土銷售,香港還有甚麼與國內鄰近地區競爭?

2015年4月20日信報社評:反思施教仁案 為銀髮族開拓活路

行使偽造文件是刑事罪行,一定要量刑。但除此之外,被告所顯示的意圖、態度、行為、背景,都是良好,加上身體狀況欠佳,有人情味法官應有考慮判緩刑的意圖。記憶中,法官判詞中有被告因行使假文件,所獲取的薪金和嘉許狀都是騙取回來的意思——若因工作稱職而所獲取的薪金和嘉許狀都是騙回來的,那麼,工作惰怠、常常騙取病假而獲取工資的又算是甚麼?——沒有考慮被告的背景和意圖,就十分不近人情,對被告的人格是一種侮辱!難怪被告妻子有「法官,你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嗎?」的質疑。

由於被告因行使偽造文件,要留案底,重操故業難度甚高,已經是一種懲罰,法庭應該要考慮緩刑。

另一方面,很多銀髮族的身體狀況還可以繼續在社會上發光發熱,亦因為這一宗引起社會關注的案件,政府和整個社會要考慮在環境許可下放寬對銀髮族的工作限制。

2015年4月18日信報社評:「以人為先與民共議」才是市建局的出路

同意社論首段的其中文字「開誠布公面對問題本是公共機構負責人應有之義,蘇慶和拖延半個月才作交代已嫌稍遲,而見記者時又特別規限過程不能攝錄,教人摸不着頭腦,亦令公眾留下不良印象。」

市建局網頁中,市建局有以下承諾:

- 解決嚴重的市區老化問題,協助居住在殘破失修樓宇內的居民,改善其生活環境。
- 採取「以人為先、地區為本、與民共議」的方針去推進市區更新。
- 以重建發展及樓宇復修為核心業務,並在市建局項目範圍內保育歷史建築及活化地區。
- 實施良好的方案,透過適當的發展密度、土地用途規劃、城市設計、綠化、本土文化、文物保育及活化等,推動環境可持續發展,建設一個優質城市。

若純粹依據以上的承諾,很多市建局的項目是不會有盈利,甚至會有虧損,加上日常營運,肯定地說,要完全維持以上的承諾,政府的補貼是難免的。若日後市建局的承諾加上「維持收支平衡」一項,相信市建局祇能開展少數項目,這會產生以下問題:

一、市建局內部會有冗員,架構重組難免。
二、與最初所作的承諾越走越遠,舊社區環境不但不能改善,甚至隨着時光消逝而惡化。

要解決以上問題,看來,每個市建局所開展的項目都要呈上立法會申請撥款。或者,將一些會有盈利的項目交給市建局發展,作為補貼的一部份。當然,由於市建局的營運支出來自公帑,市建局將公帑以持續最好的方式運用是責無旁貸,「維持收支平衡」的承諾應改為「持續地以最有成本效益的方式營運市建局內部和開展項目」才是。

2015年4月17日信報新聞:民進黨若再次執政 北京應視作新常態

當年民進黨是台獨的中堅份子,至現在的民進黨順應民意,主張維持兩岸現狀,顯示出在政治上走激進路線,最後是不會有甚麼出路,在民主政制中不會得到大部份選民支持。認為港獨有討論空間的人仕應以民進黨的經驗作為參考,務實地處理中港關係。

言歸正傳。相信北京也會認清形勢,確定和平收回台灣在現階段是不可能的任務。祇有強大的中國、民主的中國、自由的中國、法治的中國,才有可能吸引台灣回歸,中國在民主、自由、法治方面仍需努力。況且,中國政府亦要處理大量的國內問題,維持兩岸現狀絕對是符合兩岸的最佳利益。

2015年4月16日信報社評:趕絕水客南北夾擊 港可追稅深須肅貪

既然「一周一行」有漏洞,特區政府應考慮先實行己方可做的措施,例如携帶大量貨品者要接受排隊檢查,加重水貨客的時間成本,並同時通告深圳海關,以收阻嚇之效。若措施收效,應考慮將「一周一行」取消,以消除深港兩地之間的矛盾—深圳已有聲音,認為水貨客兩地皆有,為何祇針對深圳方面?

2015年4月14日信報文章:撥亂反正 重列中史作必修科

全世界的國家都會要國民認識自己國家的歷史,唯獨香港例外,原因不外乎很多香港人對背後中方所推動的國民教育和歷史教育都有抗拒。要解決這個問題,祇有將文化大革命、三反五反等近代歷史事件完全客觀和理性地公開,同時亦將香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港英政府的嚴重貪腐問題羅列出來。

說到底,每個國家和地方都有不光榮的歷史,敢於將不光榮的歷史公開,社會才會更融和,國民才會對國家有更大的向心力,現今的德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2015年4月13日信報社評:一周一行仍有漏洞 打擊水客還需配套

任何解決方案未必十全十美,但也是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正確的方向是指打擊頻繁的水貨活動而不影響正常的旅遊活動。

2015年4月11日信報社評:收斂亢奮 應對「北水南來」新常態

二零一五年三月二十五日信報社評,筆者曾說過「在過往的『升得高,跌得急』的經驗下,政府撐股市在將來祇會令更多散戶輸錢,祇會輸得更慘而已。但願猜錯,阿捫。」而筆者亦維持這個看法。

實體經濟蓬勃或有蓬勃的潛質,股市自然興旺,不容懷疑,何必要催谷股市?根據以往經驗,政府直接催谷股市,自然會升得高,但一旦市況逆轉,就會跌得急,在高位接火棒的散戶祇會輸得更多、更慘!要發展金融市場,應鼓勵更多有質素的公司上市、發債來融資,公司會將得來的部份或全部資金用於實體經濟,令實體經濟得益,這才是正途。直接催谷股市,衹會令證券或相關產品成交量增加而已,而資金仍留在股市興風作浪,對實體經濟會有多少得益?

中國總體經濟呈現下滑,股市興旺沒有實體經濟表現支持,從以往經驗所得,興旺的股市可以維持多久?

2015年4月10日信報社評:警民多衝突 攝錄還真相

最新的汽車已有攝錄機拍攝當時道路情況。警察配備攝錄機,也是理所當然。還原真相,還無辜受屈者一個公道,比有可能侵犯私穩更為重要。

2015年4月9日信報社評:港獨蚍蜉撼樹 極左思潮添亂

「擦鞋仔」的本色是見風駛(巾里),「見高就拜,見低就踩」。馬恩國是否擦鞋仔,或者見仁見智,但將自己與岳飛相比,肯定是風馬牛不相及。岳飛在當時的環境,是面對足以將整個宋朝吞併的外敵,而港獨,一來,不是外敵,二來,祇是想香港獨立,並沒有入侵中國大陸的意圖。將自己和香港提升至岳飛和中國大陸的地位,馬恩國的見識,在國家領導人來說,肯定是不消提,借用馬先生的說話,「講完」。

港獨勢力薄弱,既無推翻政權的實力,亦無大部份務實的港人支持,本來不值一提。不過若有人藉誇大微弱的港獨勢力向國家邀功,就符合「見高就拜,見低就踩」的本色,在大部份香港人的心目中,肯定是一名「擦鞋仔」。

2015年4月8日信報社評:辱警倘成罪 社會更撕裂

支持警察正常執法,反對警察濫權執法。

警察為人民服務,或人民為警察服務?如社評所言,現有法例已經對警察有足夠的保護,再加上將會在執勤時配帶的攝錄機,對警察又多一重保障。襲警罪不但多此一舉,還為已壞透的警民關係添煩添亂。

2015年4月3日信報社評:慎防亞視突然死亡 最壞打算填補真空

今日信報社評以亞洲台的經典劇集名稱去鋪排內容,真的別開生面。

特稿:【「錯在別人,不在我」是現今的香港精神?】
在論壇與別人交流,可以看到現今很多人祇懂得將過錯諉於別人,「錯在別人,不在我」心態在蔓延,香港精神的「堅持、努力、靈活變通」在今日的香港人中還剩下多少?
在電視牌照發牌事件上,政府不對,肯定的,無容置疑。可以將一切責任都諉過政府,無問題。以王維基為例,若王維基祇將一切責任都諉過政府而不自強,又不找另外門路,祇是天天在政府總部示威,相信今天我們都不會見到HKTV的劇集。王維基的努力、堅持、靈活變通,才是香港精神。願他繼續堅持,並祝願他成功。

2015年4月2日信報社評:亞視死於自殘 電視仍盼復活

香港電視業要敗部復活,除了少不了的創意外,緊捉時代脈搏、道出港人心聲,亦是不可缺少的兩個因素。要做到這兩點,其實不難,以往無線也曾做過,例如多些直播大眾所關心的節目,如奧運、世界盃足球等。劇集方面,肯定要大膽創新,加入多些本地元素,例如少些情愛、多些反映港人心聲,內地劇集《蝸居》和香港電視劇集《選戰》就是表表者,外來劇集是不會反映港人心聲,更不會緊捉香港社會脈搏。又一例子,地鐵事故頻頻,遭人詬病,編劇可以多了解,搜集所有觀點,將重要的觀點在劇集中道出,讓社會大眾對地鐵運作有更深的認識,有更多的諒解。

從事電視業人員若因循守舊、自說自話、與時代脈搏脫節、祇懂看着財政預算而沒有遠大眼光,即使沒有政治干預,電視業也會一沉不起。

政治干預或祇是一時,但電視業能否自強,才是電視業真正存亡的關鍵。政府不對,肯定的,無容置疑。可以將一切責任都諉過政府,無問題。但若王維基祇將一切責任都諉過政府而不自強,又不找另外門路,祇是天天在政府總部示威,相信今天我們都不會見到HKTV的劇集。王維基的努力、堅持、靈活變通,才是香港精神。願他繼續堅持,並祝願他成功。

2015年4月1日信報社評:亞視前途今日決 劇情切忌再詭譎

真的應了節。(相關新聞:港視澄清沒就收購亞視達成協議


2015年3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個人時事評論目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