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2日 星期六

2015年7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個人時事評論目錄

2015年8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2015年7月31日信報社評:學子抗爭有喜有愁 以武制暴徒惹悲憂

最令社會憂心的現象,莫過於「以武制暴」風氣已形成,尤其是發生在一個說理性文明的高尚學府裏,香港的理性文明形象已不復在。

任何社會都有不平的事,若事事都以武制暴,社會祇有走向不理性和暴力。就以今次港大事件為例,就算真的要衝入會場,行動上都要理性、和平、克制,例如學生和校友代表可在衝入會場後表達意見;要佔據會場,可靜坐而非推推撞撞;在任何情況下,若有委員想離開,應讓他(們)安全地離開;盧寵茂教授跌倒,不論真偽,都應該協助盡快讓他得到治療,而非事後硬指他「插水」,這顯得現今香港大學生與一般市井之徒毫無分別,亦得不到以往別人對大學生的尊重;當然,動用武力和說粗話更不能接受。

現今香港的大學生以後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懂得尊重別人,懂得以理性和文明的方式處事,否則入讀大學與入讀職業訓練學校有何分別?

2015年7月30日信報社評:鉛水風波見紕漏 「差不多」文化害死人

按照現時發展,相信鉛水風波會越揭越臭,越鬧越大。唯今之計,祇有痛定思痛,做好善後工作,對新落成屋邨建造時必要進行嚴格監管、落成後必要嚴格檢查各方面的樓宇設施,並將受影響而願意離開的住戶遷移,而不願意離開的,短期安裝可過濾鉛的濾水器,長期應與住戶安排入屋更換喉管。任何所牽涉的費用,不應由住戶承擔,否則祇會更加影響政府的民望。

善後工作若做得完滿,政府民望不但可以「止損」,還可以有多少的挽回。要杜絕「差不多」文化,祇有嚴格監管,並有嚴厲的懲處配合,才是有效、唯一的不二法門。

2015年7月29日信報社評:美日染指台大選 兩岸變局增風險

既然美日對民進黨有所求,而台灣對中國大陸的經貿有所依賴,若民進黨上場,未來幾年必會興波作浪,但亦不致於走上台獨的不歸路,影響中台的經貿關係,甚至解放軍入台。

2015年7月28日信報社評:中外齊來「提款」 港股弱勢難改

社評中提到當初中央大力催谷股市的意圖,就是「希望能帶來財富效應及形成新的資金池,一方面刺激消費及內需,拉動經濟;另一方面讓大量資金緊絀的企業,可透過股市集資以減債及增加投資」。若是如此,那麼中央對股市的認識祇是看到好的一面,看不到壞的一面,並不比一般散戶高明得多。

眾所周知,股市有升有跌,當股市在上升軌道,自然能做到中央所想的意圖,但當股市停滯,甚至下跌,要做到中央所想的,除非股市規模有限或市況接近谷底(大部份的沽貨壓力已不在,甚至大戶想借貨沽空也不容易),而中央的銀彈相對上能源源不絕地托市,例如香港回歸後不久的港府入市打大鱷一役,否則會有很大困難達到中央預期的效果。現今中國股市規模不少,已非昨日吳下阿蒙,若以土豪式地投放大量資金托市,在「我在明,你在暗」的情況下,祇會被聰明絕頂的大戶利用,成為賺大錢的工具而已。

經過此役,中央必定要從中深深吸取教訓,避免下次股災來臨時,再次付出沉重代價,而重點亦應由托市轉向維持市場秩序和教育投資者為主。以前美國聯儲局局長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議論息率走勢時,言論模棱兩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避免「我在明,你在暗」的情況發生,讓大戶上下其手,擾亂市場秩序。

2015年7月27日信報社評:安倍內耍國民 對華兩面三刀

安倍在任日本首相多年,已經多次證明他有個人野心,為人民服務並不是他的首要目標。因此,他的對華政策經常反反覆覆,難以令人信賴。

安倍若訪華,中央政府必須在安倍訪華期間,時時刻刻地,尤其是向日本新聞界,公開地說明安倍訪華前的承諾,以日本國民的選票制約安倍將來對華的政策。

2015年7月25日信報社評:特首選戰暗潮洶湧政局難安

其實中央對兩年後特首選舉的態度,其實很清楚。現階段梁振英在餘下兩年任期,中央定會力挺,但兩年後是另一世界,中央不會過早支持某一候選人,以免又再重蹈上一次特首選舉時早早支持唐英年的覆轍,亦想給梁振英最後一個做出成績的機會——如果不是去年歷時七十九天的佔領運動中,梁振英始終堅持人大八三一決定,相信梁振英連這一個最後機會也不會有。

上月底國家主席習近平主動與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握手,相信是向梁振英施加壓力而已,若梁振英再交不出成績,準備「執包袱」。沒錯,外界不應對「曾旋風」有過度解讀,同樣地,梁振英對中央對他的支持也不應有過多的信心,好自為之吧!

2015年7月23日信報社評:梁振英換人 換來時間交功課

社評最後一段文字中的「調整施政思維、換換管治方式始為上策」,一般人看來都不會是錯,唯獨是梁振英作為特區行政長官期間所表現出來的心胸和器量,「江山易改,品性難移」,他能否看得通,一般人都不會樂觀。

不「調整施政思維」,就算位位局長都是「好打得」,能交出既令中央滿意,又令市民歡喜的政績,相信也不會樂觀,何況換上來的其中一員是在政改爭拗中全無表現的劉江華。

2015年7月22日信報社評:中國要向英美學習什麼?

中央金融監管當局要明白市場真真正正怎樣運作,又要熟讀兵法——例如孫子兵法,才能以聰明的手法(即以較少資源得到更大的果效)維持市場秩序。以粗暴的土豪式手法干預市場,聰明絕頂的大鱷又怎會放過任何賺大錢的機會?倒頭來又是被當作「魚腩」的散戶們遭殃,而中央既浪費資源,又被散戶咒罵。中央有關當局,甚至中央本身,真的要從事件中認真檢討。

根本的核心問題,就是中央要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而市場的運作本質就是一切都由市場自身決定,不由任何一方在絕對掌握之中——否則要市場何用?中央自身及其監管機構要切切實實明白這一點,並要制定危機應對之道,以免當另一危機來臨時又要交重重的學費。

2015年7月21日信報社評:維權律師人人自危 依法治國嚴峻考驗

連維護弱勢社群的維權律師也不能容忍,中央就算怎樣強調依法治國,最後都是擇脫不了一般人心目中的恃勢凌人、以大欺少的印象。

2015年7月20日信報社評:年少無知 成長於十字街口每步抉擇

過份保護孩童是不當的,但適當地保護孩童是必要的。怎樣為之適當,怎樣為之過份,身為父母的應該要清楚,避免成為怪獸家長,貽誤下一代。

楊鎧凝所經歷的,她的家長為何要為她拍下這樣令社會有爭議的寫真集並將之公開發售?背後動機究竟是甚麼?她的名字和寫真被公開,往後餘下的孩童時光將會怎樣度過?對她仍未成熟的心智會有甚麼影響?從事件中社會大眾得到甚麼經驗和教訓?這些才是社會大眾應要關心的。

2015年7月18日信報社評:「鉛水」危機正逐步變成管治危機

綜合各權威人仕說法,鉛進入人體後,祇會積聚下來,不會被排走,積聚足夠的鉛,會破壞肝腎功能,而腎的排毒功能也會減弱,體內毒素亦會越積越多,影響身體健康。現有家中安裝的過濾器,可以斷定,幾乎全部都不能過濾水中微細的鉛,因為一來鉛是溶於水,二來即使聲稱可以過濾鉛的過濾器,由於從水喉取水時速度高,亦未必可完全將鉛隔掉。

鉛水事件處理不好,不但是政府的管治危機,亦會是689的個人政治前途危機。

鉛的來源未必來自自來水,亦可以來自周遭環境的污染,例如受污染的食物,而海鮮亦積聚鉛和其它重金屬,如果對鉛有恐懼,最好少吃海鮮。

2015年7月17日信報社評:日本安保不安 亞太平衡難平

日本沒有在二次世界大戰(二戰)戰敗中作出深刻反省,對其在二戰中所作出的軍國主義行為令所在地人民受苦,如中國和韓國人民,這些人民仍猶有餘悸,深深懼怕日本對外出兵,軍國主義會死灰復燃,再次令所在地人民受苦。

美國對於日本能作其馬前卒,當然無任歡迎,但也要提防——也許日本沒有在二戰戰敗中作出深刻反省——以往日本政治人物所表現的「反骨」本質。

2015年7月16日信報社評:槍嘴插上玫瑰花 預頒和平獎見效

看不懂其中道理,所以沒有意見。不過,美國朝向和平的道路邁進,也是好事,希望下一任總統繼續下去。

2015年7月15日信報社評:勸生五子女 牽引百般愁

既然「家計會」(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甚至政府有這樣的宏願,他們自身管理層和員工——尤其是低層員工——願意生三個的會有多少?相信社會大眾也很想知道。

眾所周知,香港人口稠密,亦缺乏可發展的土地,若要每個家庭都要生三個,在教育、醫療、居住和其他各方面的生活需要上,政府又怎樣應對這些增加的人口?莫非多出的人口要「瞓街」?

2015年7月14日信報社評:飲水思「鉛」 找替罪羊不如亡羊補牢

從這兩三天來看,政府方面表現實在不敢恭維。在真相仍未找出前,就將責任歸予區區的水喉匠,除了不專業,表現亦近乎一名做錯事的小孩,急急將責任卸於別處或別人一樣。

應有做法是要快速地成立調查小組,對鉛水事件作出全權全面調查,而在每星期或每半個月發表調查進度報告,而其他政府官員,包括特首,亦不應對此事再有任何發言。

得到高薪厚祿的政府官員有如此這般的小孩表現,又怎能令社會大眾對政府的管治有信心?

2015年7月13日信報社評:從齊瓦哥醫生到盲人上山

政改方案被否決了,香港怎樣行下一步?之前說過,短期重啟政改方案絕無可能。

2015年7月11日信報社評:有中國特色股市難跟國際接軌

除了內地投資者要接受教育之外,中央政府和金融監管當局看來也要接受基本金融教育,懂得放手讓股市自行升跌,自行反映真實經濟狀況,否則中國股市祇會越來越與真實國內經濟狀況脫節,與國際接軌更談不上。

眾所周知,股市祇是整體經濟的寒暑表,有如反映寒熱的溫度計。中央干預股市,有如干擾溫度計一樣,不但不會解決問題,更會將真正問題隱藏起來,倒頭來,自己更要承受更大問題出現後的後果,例如市場價格已被扭曲,難以評定價格高低,增加市場人仕入市風險。從這次干預股市,可以看到中央政府和金融監管當局祇是金融初哥而已。

為甚麼中央政府和金融監管當局祇是金融初哥?

1. 如上所述,「市場價格已被扭曲,難以評定價格高低,增加市場人仕入市風險」。

2. 任何市場都是牽涉一買一賣或多方交易,換言之,在交易中並沒有為整體社會創造任何價值,祇有財富的轉移,金融市場也不會例外。中央或有關當局投入大量資源令股市止跌回升,祇有令大量財富轉移,不會為整體社會創造合乎,甚至超乎比例的價值。在市場上,能賺大錢的祇有少數人的真理情況下,損失的又會是誰?

2015年7月9日信報社評:一隻巴掌拍不響 慣性鬥爭累鬥累

要避免慣性鬥爭,689下堂求去應是一個不錯的可能。

鑒於過去發展數碼港和科技園的成績平平無奇,很多市民都有意見,質疑創科局會否成為另一個科技園,甚至祇會成為發展地產項目的數碼港?若特區政府拿不出香港科技的發展藍圖,創立創科局會變得毫無意義。

2015年7月8日信報社評:的士司機生計受損 靠政府也得靠自保

〈可參閱8月14日的個人評論

2015年7月7日信報社評:希臘進入另一場高風險博弈

希臘公投決定拒絕緊縮,有一點可以肯定地說,希臘和歐盟都要面對一連串的後果,對國際政治局勢和金融市場都會帶來動盪,社評已有詳細分析,不贅。

2015年7月6日信報社評:人言可畏 無理公審歪風不可長

網絡世界言論極端、偏頗,而大部份言論亦無需負責,所以在網上瀏覽和發言要留意,並與親友交談,令其「是其是、非其非」,才不會被網上言論牽着鼻子走。

2015年7月4日信報社評:有形之手為A股「過山車」加油?

國內市場仍未成熟,有形之手未必能發揮預期應有的效力,唯有在投資者教育上多費一番功夫,讓投資者認識在證券市場上,贏錢不難,但輸錢更易的真理,始終大鱷、莊家等不是有錢就派的大慈善家。若情況極端,中央政府唯有強制散戶們在開戶前參加短期課程並通過考試,讓他們知道金融市場的本質和風險,並懂得止損。

既然市場開放出來,就要承受市場升升跌跌的風險,否則,倒不如關起門來,以俱樂部形式營運算了。

2015年7月3日信報社評:《國安法》疑慮必須盡快釐清

社評首段說到今年遊行人數「比去年急跌九成,但仍然有四萬八千人冒着烈日當空表達訴求」,那麼去年豈不是有四十八萬人上街,與零三年的五十萬人上街相差不遠,肯定又成為國際頭條新聞。

在言論自由的香港,《國安法》沒有可能在香港完全實施,尤其是要以言論和以遊行示威表達訴求而入罪,並不可能。就算在實際行動上,例如洩密和向中聯辦等國家機構投擲水樽、甚至石頭,《國安法》又是否適用?中港執法觀念肯定又有不同理解。要達致中央政府和香港社會都要一致的共識,看來並不容易,而中央對不受歡迎人物拒絕入境和不發出回鄉證還會實施一段不短的時間。

2015年7月2日信報社評:政府港鐵互卸責 高鐵愈來愈混賬

香港高鐵從開始階段已是極昂貴,亦預期造價會上升。現時成本持績上升,完工日期持續延後,成為國際工程界大笑話,社評用到混賬二字已很保守。

現在一切祇有繼續下去,但要將「停工爛尾」亦要在預期和計算之內。


2015年6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個人時事評論目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