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2015年12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個人時事評論目錄

2016年1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2015年12月31日信報社評:過度的敵我分明 不可能團結大多數

電台節目中,有政論家借李白詩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比喻現今中國政府壓抑言論的景況。對梁特首來說,「壓民抑怨怨更深」,相信港大師生會有深深體會,很多社會大眾也會明白,祇有梁特首不明白。

以上就是說明湧現的偏激本土主義的主要來源。當特首祇是中央政府的代理人,全無捍衛香港核心價值和利益的決心——如通過大灑金錢的衹有二十六公里長的高鐵項目——群眾衹有走上街頭,本土主義乘勢而起。再者,梁特首的器量、性格好鬥,衹會令本土主義越走向偏激。

要化解越走向偏激的本土主義,主要在位於特首的人怎樣作為一個港人心目中的特首。

2015年12月30日信報社評:日韓達成協議 美國制華少了一根刺

雖然日韓達成協議,這是由於美國作為背後推手使然。日本並未真心誠意地承認責任,祇以金錢援助作出「最終並不可逆轉」的協議,南韓國內肯定有不少不滿的聲音,對現屆政府聲望必然有損。將來南韓政府換屆,南韓慰安婦問題必然又再挑起。


設於南韓首爾的日本大使館門外,象徵慰安婦的少女像(來源:信報)


中國所面對的情況和南韓不同。日韓是美國盟友,美國在戰略上要促成雙方和解,即使如此,也祇是達成如此「爛」的協議而已。中國國內人民對日本二戰時作為的強烈感情,絕不比南韓人民少,但中國並非美國盟友,少了美國撐腰,即使中央因此與日本政府不相往來長達兩至三年,亦達不到任何顯著效果。


美國要獨大,一定會將有潛質威脅它的國家壓下來。很不幸,中國韜光養晦已久,決定走出去,就行到美國要將它壓下來的位置。由於中國在國際政治和經濟舞台已有一定影響力,美國要打壓之餘,又不能將之打死,避免嚴重影響國際政治和經濟形勢。相信中美對恃之局,會維持數以十年計,但要達到雙方冷戰的地步,機會肯定微乎其微,因為,一來,當年存在於美蘇之間的極端意識形態之爭,在現今中美之間已經不存在;二來,中美之間在很多國際事務上,仍需充份合作。情況有如兩個在划艇的人,他們既要爭着做話事人,但又不會因為過份的爭端而翻艇一樣。

2015年12月29日信報社評:人幣貶值顛覆港離岸市 成就上海登位

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可以看到中央政府不是一步到位地將人民幣完全自由兌換。當中亦沒有任何時間表,以摸着石頭過河的形式前進。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龍頭,亦以香港為先。

同樣地,在中國走向民主化過程中,中央政府亦不是一步到位地實施真普選。依照同樣軌跡,當中亦沒有任何時間表,以摸着石頭過河的形式前進。作為實施民主試驗場,亦以香港為先。很可惜,由於香港社會在實施民主的步伐上有太多爭議,而831方案被立法會否決,中央政府基於管治權威受損,相信在很長的時間也不會再有任何民主化方案提出來,香港和中國民主化進程無法藉此開始,可惜。

相信在中央政府心裏,既然香港沒有體諒中央,令中央管治權威受損,中央何必特別照顧香港?在科技發展有深圳,在金融發展有上海,在中國發展歷程中,相信還會有其它城市跑出來,如無意外,在社會內耗下,香港的競爭力祇會逐漸被消磨掉。

2015年12月28日信報社評:本土情懷本平常 過而變激勢自傷

真真正正的本土情懷,是理應照顧到香港的長遠利益,因此更應促進中華民族之間的和諧。現在的本土意識,有朝着偏激的傾向,當經濟越走向下坡,本土意識祇會越偏激,社會和政府怎樣去疏導這種負面情緒,矯正這種負面思維,避免讓它為禍社會,長遠地影響香港整體經濟利益?

以在球場噓國歌事件為例,部份球迷為發洩情感而噓國歌,而這段噓國歌的片段在國內社交媒體不斷重複播放,祇會令中港矛盾更劇烈,既無助促進中華民族之間的和諧,亦肯定會對香港的長遠經濟利益構成損害,例如香港人若在國內營商、工作,必然會有無形的阻力。

為政者亦不可以以為自己對這種負面的本土思維毫無責任。特區政府衹作為中央政府的代理人,並無捍衛香港核心價值和利益的決心,亦是助長了這種負面思維、情緒。以下周星馳電影《武狀元蘇乞兒》的片段可作為為政者的參考——片段發放者的訊息較為片面、負面,絕對不值得鼓勵。


《武狀元蘇乞兒》片段
   
關正傑 - 龍的傳人

2015年12月24日信報社評:退保失意義 難怪有心人也死心

政府推出退休保障諮詢文件,林鄭亦毫不諱言政府本身有立場,真的會令想推出全民退保的有心人和有期待的人死心。「不論貧富」方案必然比「有經濟需要」方案增加支出,必然要增收稅項或增加現有稅率,社會亦會明白。這不是人皆喜歡的派錢方案,政府無需預設立場,徒令自己成為社會議論的箭靶,亦讓社會以理智、客觀角度討論退休保障。

從風險角度而言,香港必會面臨經濟衰退和老年人口大爆發這兩大危機。若在壓力測試下,會對整個退休保障計劃有甚麼影響?若有影響,會有多大衝擊?政府和諮詢團體都欠社會各界和他們自身在這方面的交代,徒令社會增添無謂的議論。至於門檻八萬元和十二萬元的問題,政府亦明言門檻是可調整的,不應有太多爭議。

要紓緩退休保障計劃的財政支出壓力,其中一個途徑是在社會提倡長者就業,鼓勵企業聘用長者,讓有意在到達退休年齡但仍想工作的長者繼續服務社會。

2015年12月23日信報社評:退保方案只為扶貧 未來盛產夾心老人

在宗教教義中最不講金錢,甚至金錢在宗教上的地位如何低微或低賤,但在廟堂和教會的運作上,始終需要金錢。同樣道理,退休保障計劃既要有延續性(即能長期維持運作),金錢問題絕對不能不考慮,而廣大納稅人的意願亦不能忽視。政府祇「一味講錢」或者稍為過火,但金錢始終是最現實問題,而香港亦不再被稱為「生金蛋的鵝」已久,要像外國的全民退休金制度在香港實施,金錢和公平會是極大難度。

金錢問題,相信社會大眾和政府都會熱烈地參予討論,相關資訊絕不缺乏,社會大眾會懂得如何取捨,不在此評論,而問題在於政府在財政計算上傾向保守的程度。至於公平問題,會在成立退休保障計劃的時候發生,年輕一輩的會處於不利位置,而年紀越輕的會越不利,因為越離開退休年齡越遠,要繳交關於退休保障計劃的稅款年期就越多;相反地,越離開退休年齡越接近的人,相對上要繳交關於退休保障計劃的稅款年期就越少,變相成為年輕人供養年長者的計劃。這方面或會產生一定的社會矛盾,政府又如何處理?

其實,安居樂業才是最佳的退休計劃,換言之,就是為健康的年長者提供就業計劃,甚或延遲退休,能讓他們自力更生,並為他們提供廉價居所,減輕他們的負擔,亦為退休保障計劃和政府的公共財政減輕負擔。

2015年12月22日信報社評:關心政治切勿誤墮極端化陷阱

任何抗爭都不應違背和平、理性、非暴力,否則除了會有人命傷亡之外,還會受大多數香港市民所唾棄。

本來,任何會導致人命傷亡的激進行為,社會大眾必會大聲譴責。奇怪地,在香港這個地方,譴責聲音多來自官方,而來自政黨的更加微弱!這祇表示社會的「是其是,非其非」道德標準已經失守,香港已經病入膏肓

沉默等於默許,任何可能會導致人命傷亡的激進行為,相信祇會更加激進。

一個千古不移的道理:暴力祇會招來更多的暴力。

2015年12月21日信報社評:塌方式腐敗 深圳塌山泥 湖南塌坑洞

貪腐積習已久,利益關係根深柢固,要徹底杜絕貪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換言之,這些因人禍而導致的意外,必然會陸續有來,中央及地方政府還要繼續「接招」,絕不能鬆懈。

2015年12月19日信報社評:防「息魔」累樓市崩圍 政府須作兩手準備

政府毋須調低了未來十年的建屋目標,從四十八萬個單位減至四十六萬個。由於經濟逐漸衰退,貧窮人口會漸多,祇要將興建公共房屋的比例增加,更會接近「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的目標。

2015年12月18日信報社評:「望穿秋水」零息落幕 無懼加息獨忌加錯

加息四分一厘,市場早有預期,雖然加息週期已經啟動,但由於加息頻率緩慢,相信會對美國總體經濟影響不大,極其量祇會影響充滿泡沫的市場而已。

至於香港,雖然銀行界現在不會跟隨美國加息,長此以往,如果聯匯沒有任何變動的話,加息步伐終會一致,兼且,香港樓市已呈現泡沫已久,短期內樓房供應充足,有捱不了的業主必會減價求售,而買家必會多待一會,期待會有更好的樓房選擇,樓市必會經過一段冷凍期。由於樓市表現會影響香港經濟,加上外圍因素和本土因素,香港經濟實在難以樂觀,而隨之而來的是社會矛盾比現在更加激化。

2015年12月17日信報社評:「政黨收錢」該受規範

成立政黨法不是不好,不過,記憶所及,這會認同政黨政治,犯了中國共產黨的忌諱。換言之,若要堅持成立政黨法,中聯辦必有聲音。更何況,親中的民建聯在現行制度下是最大得益者,在分組投票中建制派佔盡優勢下,成立政黨法談何容易?

2015年12月16日信報社評:歡迎兩電減費 更盼積極減排

出現油價和天然氣價格顯著下跌,但電費調整祇是微乎其微的下調現象,相信主要原因在於政府與兩電之間的利潤保障協議,兩電投資以天然氣發電為主的新燃氣機組,再加上逐步增加以較潔淨但較昂貴的天然氣發電有關。

由於電費祇有微乎其微的下調,出現了社會議論,政府除了在與兩電達成新協議時進一步限制其保證利潤百分比之外,更要讓審計署審核其賬目和業務運作,確保符合公眾利益。

2015年12月15日信報社評:改善施政缺陷 寧願相信法治

法治是香港的核心價值,要維護社會公義,祇能依靠法治。任何事情都有代價,法治也不例外。要維護社會公義,不能不付出代價,否則因為無法維持社會公義,整個社會而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任何開放給民眾的機制,都有機會被濫用,祇要把關機制合理,能有效地將濫用的程度降至最低,整個社會,包括政府,理應尊重。

2015年12月14日信報社評:處理網絡自由宜寬不宜緊

連自稱擁有超然地位的梁特首夥同Beyond樂隊成員黃家強翻唱舊歌《喜歡你》都牽涉版權問題,無論蘇錦樑和梁家麗怎樣解說,都不會改變網民對《2014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的既有看法和憂慮。

眾怒難犯,若政府將版權(修訂)條例原封不動地硬闖立法會,即使通過,祇會得罪成千上萬,而人數不斷增加的網民,政府、網上世界、甚至整個社會都難以安寧。

2015年12月11日信報社評:寧願多一點悶蛋型道德領袖

除了有悶蛋型道德領袖之外,也要有文明、理性的人民配合,整個國家才會受其他人尊重。

既然社評最後部份提到香港情況,不禁令人想起介入大學事務的特區政府,和驅趕水貨客、前日在立會附近令廢物箱爆炸的市民,香港人和德國人的文明、理性表演,真有天淵之別。

在文明、理性的社會裏,人民自會文明、理性。在不文明、不理性的政治壓力下,人民更要文明、理性,才會得到別人認同。2003年秩序井然的香港五十萬人大遊行,就是當時令香港人被國際稱頌一時的好例子。

2015年12月9日信報社評:杜葉錫恩的香港精神


圖片來源:信報
RIP, Elsie Tu (杜葉錫恩)

2015年12月8日信報社評:為TSA拆彈 不必停考 只須停操

除了明令禁止TSA操練之外,在試題設計上,能做到達到三年級水平的學童可獲取大概八十分的理想分數,令學校明白就算操練都沒有任何得益,才是治本良方。

特稿:TSA問題癥結之一
教育局給予學校的改善建議,有意無意間,就是教育局給予學校的壓力,形成有TSA成績差學生的學校,唯有操練學生,導致很多家長和學生反對TSA。
由於教育局操殺校大權,好像操生殺大權的皇帝對群臣提意見,群臣豈敢不從一樣,學校會感到壓力。
要改善問題,教育局應站在主動的一方。例如TSA祇作為教育局內部參考,不應將任何結果、總結向外發佈,包括所牽涉的學校,以免造成額外學校之間的比較,形成另一壓力。在TSA試題設計上,亦可較為巧妙,例如百分之十的題目是二年級程度作為熱身,百分之七十是三年級程度,一般小三學生都可以答到,其餘的小部份題目逐漸加深,好處是一般小三學生理應取得大概八十分,避免學校過份操練學生,另一方面教育局亦可從小部份加深了的題目,瞭解小三學生的智優程度。

2015年12月3日信報社評:基建功德變負評 失職者必須究責

以一個基建門外漢的角度來看,兩件工程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對整體工程的評估嚴重不足。再者,在申請興建撥款時為求得到通過,將總工程費用有意壓低和完工日期提早。況且,在興建期間出現很多不理想的未知狀況,如勞工和物資短缺,在風險評估上嚴重不足。以上種種,導致一再追加撥款和延期。

其實,一再追加撥款和延期在政府硬要通過高鐵的時候已經早早寫在牆上。


若要在高鐵興建中堅持要一地兩檢,無論設在西九或邊境,相信都不會有大家滿意的結果。以下折衷辦法大家可以考慮一下:

- 中國方面,清關工作可在列車離開中國大陸最後一站後在列車上開始,完成後相關人員在邊境下車。於相反方向的列車,清關人員可在邊境上車,若到達中國內陸第一站前清關工作未完成,列車不能繼續前進,任何人不得上下車。
- 香港方面,在西九清關。

更加「天馬行空」的方法,就是將高鐵沿線所佔用的土地擁有權完全歸於中國政府,包括西九中國清關工作範圍,那麼,一地兩檢在西九實施就沒有懸念。當然,這是有不完善的地方,包括若列車中途遇到緊急意外需要疏散時,清關工作沒法完成,況且,相信仍有很多香港人對此仍不放心。

2015年12月1日信報社評:高鐵大得不能倒 硬着頭皮落實 硬起心腸追討

從通過興建高鐵至今這幾年,「一地兩檢」問題仍是複雜,看來不容易解決。相信到高鐵通車時,「一地兩檢」極有可能在邊境實施,換言之,列車祇有在邊境停車,讓雙方海關人員查核後,列車才能繼續開出,甚至乘客會被要求下車,在邊境接受雙方海關查核。

既然高鐵香港段列車會慢速,與普通列車分別不大,在邊境和在西九實行一地兩檢,在時間上不會有太大差別。甚至可實施香港海關在西九執法,內地海關在邊境執法,將乘客在列車上的時間減至最少。

2015年11月30日信報社評:「違法達義」經不起時間考驗

「違法達義」經不起時間考驗,換言之,「違法達義」不是絕對,更不是真理,因為每人心目中的義可以很不同。「佔鐘」時期所標榜的「無人可代表我」態度完全反映了「違法達義」的危險。

曾幾何時,香港曾是內地同胞嚮往的地方。因「違法達義」所造成的「佔鐘」事件破壞社會秩序,內地人看在眼裏;亦因「違法達義」所形成的驅趕水貨客行動,表達了內地人來港不受歡迎的訊息,形成現時絕少內地人願意來港消費、旅遊,香港人在內地人心目中已有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再加上內地傳媒和社交媒體大肆報導球迷噓國歌事件,香港人在內地人心目中形象肯定又再大插水。以上種種,會對香港整體利益構成損害,例如內地人不來香港已經構成損害,而香港人或公司想在內地發展,必然會有無形阻滯。現時世界經濟不景,而中國還是仍有發展的地方,當全世界的經濟焦點都放在中國大陸時,香港人自身都要有一番盤算。

「違法達義」概念的危險性在於每人心目中的義可以很不同,實行起來變成各自為政,在違法的前提下,社會秩序遭受破壞,影響民生,「無人可代表我」的態度、「鳩嗚」團的行為、和驅趕水貨客行動,在社會上形成了不少民怨。

任何「違法達義」的舉動,一定要在社會上有了幾乎一致的共識,才符合「違法達義」的真正精神。爭取民主,肯定得到社會上幾乎一致的共識,但在爭取民主的步伐上,社會已經形成撕裂,何來有一致共識?在社會撕裂的情況下來一個「違法達義」爭取真普選,肯定不符合「違法達義」的精神。更何況,「違法達義」的「義」是整個社會形成共識的義,而非個人或少數人心目中的義,例如ISIS等恐怖組織和黑社會團體都有他們心目中的義,那麼整個社會就要認同嗎?


2015年11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個人時事評論目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