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Democracy Is Only One Of The Ways To Achieve Social Harmony

中文版


On the fisrt anniversary of Yellow Umbrella Revolution in Hong Kong, there are people holding retreats or reviews for commemorating the campaign.

First of all, we have to study and review the basic knowledge of democracry; for example, what are democracy and its purpose? Why democracy? Democracy, or having one, is only one of the ways to achieve social harmony. There are various interpretations on the spirit of democracy, so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spirit of democracy is "Majority Ruling Over but Respecting Minority", or "Obeying Majority, Respecting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social harmony, "majority ruling over minority" is a way to settle social disputes; "majority respecting minority" is a way to avoid bullying social vulnerable groups. As a result, the society should become more harmonious. If having democracry does not lead to social harmony, why do we have to insist having one so that there are more resentments and sufferings in our society?

Understanding this,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Yellow Umbrella Revolution, Hong Kong sociey did not go towards the social harmony; in opposite, it split into groups against one another. Some groups even used force to crash the police cordon line and Legislative Council Complex, spreading the seeds of resentments and hurting the social harmony. The most rediculous part was that some of the groups starting the campaign did not condemn the violence acts at all! In other words, in terms of getting closer to social harmony, the whole campaign was a total failure.

Democracy is only one of the ways to achieve social harmony; if people don't understand this, they don't go anywhere on the way to democracy even though thousands of retreats and reviews are holding.

Postscripts

1. Yellow Umbrella Revolution got into the wrong road, causing the failure at the end. Not only there will be no democracy in Hong Kong indefinitely, but also the whole campaign will be a negative example for mainland China to pursue democracy. Many mainlanders show disapproval of the campaign causing the breakup of Hong Kong society, possibly causing mainland China not having democracy indefinitely!

2. There are many ways to pursue democracy. During the campaign, organizers may change the ways due to changes, so it is hard and impossible to state the best way. However, surely, the period of pursuing democracy is indefitely long, and it must conform to the real meaning of democracy and its purpose, in order to avoid being negative examples by some not wanting democracy at all. Only if China is on the road to democracy, democracy in Hong Kong certainly has the best protection.


中文版

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

民主祇是達致社會和諧的其中一個途徑而已

English


在發起黃雨傘運動的一週年,有人發起退修、反思,藉此以作一週年的紀念活動。

在開始前,先要澄清文中所指的社會和諧是社會自身互動下所達致的和諧,而非在政府或其他有勢力的個人或群體壓力下所逼來的和諧,在文章裏的上文下理,這個意思非常清楚。這裏是香港,不是中國內地,我們不需要事事都戴着以看中國內地事物的「眼鏡」去看香港的人和事。

筆者認為,首要反思民主的基本知識,例如,甚麼是民主的精神、目的?為甚麼要民主?實行民主,是達致社會和諧的其中一個途徑而已。民主的精神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演譯,但筆者會歸納為「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服從多數、尊重不同」,以社會和諧的角度來看,「少數服從多數」是解決社會紛爭的一個途徑,「多數尊重少數」避免欺凌弱勢社群,因此,社會應變得更和諧才是。若實施民主或在爭取民主的路途上不能達致社會和諧,為何還要堅持非民主不可,讓社會增添更多怨恨?讓社會大眾受苦?

明乎此,在整個黃雨傘運動的發展,香港社會非但不向社會變得和諧的方向發展,相反地,社會變得撕裂,甚至部份人仕有暴力傾向,暴力衝擊警方防線和立法會大樓,在社會中種下怨恨的種子,不利社會和諧。更過份的,是某些主事團體竟然對暴力衝擊不作出任何譴責!換言之,在達致社會更和諧的方向而言,黃雨傘運動是徹徹底底的失敗。

若不明白民主祇是達致社會和諧的其中一個途徑而已,任何退修、反思,都是枉然。

後記

一、黃雨傘運動走進歪路,導致失敗,不但令香港實施民主遙遙無期,亦成為中國實行民主的反教材,很多中國國民對香港爭取民主導致社會撕裂,頗為不以為然,中國實行民主更遙遙無期!

二、追求民主,方法各有不同,而運動期間隨着時局的變化而隨機應變,不能一概而論,但肯定地,無論任何方法,爭取民主道路必定漫長,而且還要符合民主的真義、目的,不要成為反對民主人仕口中的反教材。祇有中國邁向民主化,香港的民主才有堅強的屏障。


English

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

2015年4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個人時事評論目錄

2015年5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2015年4月30日信報社評:東北發展不能漠視反對聲音

除了新界東北,政府也要發展更多土地資源,以應付日後的房屋和工商業運作需求。明顯地,六萬個住宅單位最多祇能應付三至四年的房屋需求,尋找更多土地資源絕對是刻不容緩。

曾經提過,美國矽谷能夠發展蓬勃,最初都是有一塊未發展的土地嗎?沒有這塊土地,美國可否在資訊科技界稱雄還是一個大疑問。所以,有土地作為工商業發展,對工商業來說,絕對可視作為與生和死同等嚴重的問題。

有更多的土地儲備,可應付突如其來的房屋需求,令工商界和社會大眾免卻捱貴租之苦。政府亦應向社會大眾尋求多數共識,必要時也要將填平維港作為最後方案,以此作為口術,控制不斷上升的土地成本。

2015年4月29日信報社評:勇武抗爭愈激烈 愈應善用非暴力

民主精神的精粹是「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兩者同樣重要,缺一不可。表面上,民主精神沒有提到暴力,但民主最終的目的是社會和諧,以少數服從多數解決紛爭,以多數尊重少數避免欺壓,這點相信不會有人有異議。暴力祇會令參予各方增添仇怨,不利於社會和諧,所以民主是絕不與暴力有任何妥協,崇尚民主人仕理應與任何暴力手段決絕分割。泛民一方在抗爭方面一定要弄清楚,否則愧對民主這兩個字。

既然提到「少數服從多數」,又引起了一個很好的議題。最近的滾動民調顯示,有四成七人贊成通過政改,三成八人反對。若這個比例不大變,而泛民還是反對通過政改的話,那麼泛民怎樣解讀「少數服從多數」這個重要的民主精神原則?而且,這佔多數的四成七人完全是在自己的自由意志之下作出贊成通過政改的選擇,況且,社會大眾都有足夠的知情權,知道這普選方案不是理想方案,那麼,泛民憑甚麼理據否決多數人的選擇?泛民為甚麼要剝奪佔多數的一方想實現「一人一票」的權利?泛民方面要好好認真思想以上問題才回答。

2015年4月28日信報社評:政治爭拗大時代 勿把法庭妖魔化

香港還是司法獨立,否則怎會有親建制所說的「警察拉人,法官放人」、親泛民的「示威者襲警罪成,司法不公的帽子即紛至沓來」的舉動?

社會大眾反而要擔心的是法庭在現今政治化環境下,要承受各方的壓力,一旦承受不了,後果堪虞!到時若沒有親建制所說的「警察拉人,法官放人」,祇有親泛民的「示威者襲警罪成,司法不公的帽子即紛至沓來」,又如何?

法治、司法獨立,是香港的核心價值支柱,是極之不易地得來的,社會大眾要捍衛、珍惜。一旦失去,要得回或要付出沉重代價!

2015年4月27日信報社評:推銷政改不應火上澆油

最好的推銷員,是懂得從推銷對象的角度出發,照顧到推銷對象的切實需要,才能打動推銷對象的心,這樣的推銷才能做到生意。

從陳佐洱的說話中,可看出他的高高在上心態,祇會是最糟糕的推銷員,對「推銷」政改這盤「生意」會有不少的負面作用,若中央政府真的有誠意落實政改,這類的說話理應立即從速叫停,否則中央落實政改的誠意令人懷疑。「一國兩制」的硬道理,有如母親是女人一樣,眾人皆知,無需日日講,月月提。母親是女人這類中性說話,說多了也會惹人煩厭,何況「一國兩制」?

2015年4月25日信報社評:讓二戰70周年成為中日修好的原點

又一次證明「弱國無外交」的政治真理。若中國仍然積弱,...

2015年4月24日信報社評:不要讓香港墮進無間地獄

一、在昨日的評論中,有提到政改方案遭否決後的最壞結果,就是以後的中央政府,尤其是行強硬路線的政權,或會以今次否決為由,認為香港人不想民主,在一段長時期也不會再推出任何民主政制,到時激進泛民口中的「袋一世」真的變成「待一世」。今日的社評,就以政改方案遭否決後其它可能發生的後果為題,在此評論中,亦會提出一些不同的角度。

部份泛民以為今次否決了政改方案,冀望下次再啟動五部曲時,為了不再遭到否決,必然會有更好的方案提出。這祇是想當然,甚至連管治國家ABC也不懂的人才會有這個想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簡稱人大)網頁中 (http://www.npc.gov.cn/npc/gjjg/node_506.htm),對人大就有這樣的簡介:「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香港政改方案已在人大會議中通過,祇待香港立法會通過,便會正式成為國家法律。想想,若在人大會議通過的議案,因為香港的喧喧鬧鬧而有任何更改,這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豈不是等同兒戲?中國其他地方怎樣看待這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甚至中央政府?以後中央政府怎樣管治這個國家?到時,中國在管治上出了亂子,消息傳來香港,香港也會亂成一團,甚至會比「佔鐘」時期更亂!換言之,若中央政府因為香港的喧喧鬧鬧而容許有更好的方案,香港人不應沾沾自喜,反而應該擔心中央政府的管治能力,和因此而對香港的影響。所以,今次否決了政改方案,下次再啟動五部曲時,不要存着會有更好方案提出的奢望。

對於2017年的政改方案,中央政府已表明是不能更改、不容退讓。在香港這一方,祇有全盤接受和全盤不接受的份兒。在衡量了否決的壞處比通過的壞處是會更多和更大。再者,「一鳥在手,總好過眾鳥在林」,有這樣有如爛橙的「一人一票」,總好過連爛橙也吃不到;捱過爛橙,還有機會爭取吃更好的橙,不肯捱爛橙,以後都會是爛橙。並且,無論方案如何的爛,始終都是在中國大陸的土地上第一個實行民主的地方,對中國以後民主政制的發展必然會有深遠的影響,支持民主的人仕應感到高興而支持通過政改。況且,通過政改,香港人會爭取優化方案,否決政改,香港人會爭取重啟五部曲,換言之,無論通過和否決,香港人都是要爭取,為甚麼講求實際的香港人要放棄這「一人一票」?最後,在眾多民意調查中,超過一半市民都支持通過政改,泛民議員應發揮民主精神,順應多數民意,支持通過政改,否則與一言堂、立場偏激人仕有何分別?

二、激進泛民若想政改方案有改變,祇有通過政改,在通過後出現問題,中央和特區政府必然會作出改變。否則,否決政改,問題便沒有機會出現,又何來作出改變?

三、一旦否決政改,中央政府,尤其是行強硬路線的政權,會因為這次政改的否決,認為香港不想民主,在一段長時期極可能不會再重啟五部曲。不是中央不給,是香港不要而已;既然不要,中央亦不會勉強,更不能就這樣認為中央是違反落實民主的承諾。若中央政府有這樣的理解,大家不要抱怨為甚麼中央要香港的民主發展極可能要「待一世」。就算重啟政改,仍舊是「爛橙」方案,在框架上絕不會有任何改變(原因已在之前的評論提過),到時也會在立法會被否決,那麼,為甚麼中央又要重啟政改後又被立法會否決,既廢時失事,又「搵架來丟」,更令香港社會更分化、撕裂?所以,一旦在今次否決後,更有可能的是,除非香港社會大眾一致地向中央保證立法會必定通過現時831的框架方案,否則,中央重啟政改五部曲機會極微。

一旦否決政改,無法實施「一人一票」,社會大眾少了一度板斧去捍衛香港的核心價值,小圈子選舉仍舊是小圈子選舉,689仍可能會以689票繼續當選,而689是最後一屆當特首,更會肆無忌憚地引入23條、國教,社會繼續紛爭,街頭抗爭頻繁,而689亦可繼續無動於中。

一旦通過政改,有了「一人一票」,選民可要求候選人捍衛香港核心價值,甚至為此與中央政府據理力爭。而且,選出來的特首不能「自把自為」,否則下屆拜拜。況且,由於民望新低,689亦無可能留下來。所以,按照常理,這會令社會紛爭減少,香港的核心價值多了一重保障。

一些激進泛民認為,一旦支持政改,很多人會杯葛這樣的民主制度,社會會變得更加紛亂、更加分化。始終,沒有任何東西可令所有人滿意,既然有人不滿,就讓他們以杯葛的形式發表他們的意見,衹要他們不阻礙別人以「一人一票」的方式發表意見,不阻礙整個投票運作便可,否則,在眾多崇尚理性、和平的社會大眾面前,他們衹會失分。

根據以上分析,究竟通過政改抑或否決政改會對香港社會有多些益處、又少些壞處?實際的香港人、懂得計算的香港人,相信都心中有數。大家應該發揮香港人的本色,作出理性的抉擇。

2015年4月23日信報社評:放棄得寸怎進尺 普選最怕「待一世」

政治的本質就是隨着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不會鐵板一塊,例子多不勝數,其中的經典之一就是中國的共產黨,數十年前還打着馬列毛旗幟,與現在的共產黨比較,可說是天淵之別。

基於此,激進泛民所說的「袋住先」等於「袋一世」,可說是不攻自破。再者,誰不想做得更好,以得出更好的結果?「袋」了之後怎會無優化方案?這幾十年間中國政府實施開放政策以來,那一刻不在轉變以達到更理想的效果?中國政府在實施開放政策之初,都是先緊後寬的,規模比實施開放政策小得多的香港民主政制,相信也會循着先緊後寬的方向,亦符合常理。何況,今次的「袋住先」最少是「袋梗落袋」,不會「攞番出來」——若要「攞番出來」,社會反響更大,倒不如起初連「袋住先」都沒有。

若今次否決「袋住先」,以後的中央政府,尤其是行強硬路線的政權,或會以今次否決為由,認為香港人不想民主,在一段長時期也不會再推出任何民主政制,到時由激進泛民口中的「袋一世」真的變成「待一世」,激進泛民可以接受這樣的結果嗎?

總之,今次的「袋住先」其實就是「袋梗先」,加上「袋一世」的說法有違常理,而否決所引起的結果是可以不堪設想。所以,最好還是「袋住先」。

2015年4月22日信報社評:香港人,We're the Best!

看完這篇社評後的第一反應,覺得社評標題「香港人,We're the Best!」是否應改為「香港人,We're the Best?」,因為社評已提到香港人就是缺乏說一句「香港人,We're the Best」的自信。沒有自信,萬事不靈。

除了自信,最近發生的事件亦令人懷疑香港人自己是否We're the best,例如以暴力手段回應水貨客;在「佔鐘」期間,有人曾暴力衝擊立法會大樓,而主事人更幪了面,「夠膽做但唔夠膽認」。

對「香港人,We're the Best!」的評語,有人會不思進取,因為We're already the Best!對「香港人,We're the Best?」的評語,有人會發奮圖強,企圖改變別人的負面看法。究竟「香港人,We're the Best!」抑或「香港人,We're the Best?」,在乎每一個香港人自己選擇不思進取或發奮圖強。

在香港創業,尤其是在科研上,可說是形同自殺,因為香港一切祇講求成本效益,而偏偏科研在最初的起步點是講求眼光、細心、耐性和膽量,不能事事講求成本效益。

特稿:【很多香港人對中國內地的偏見】
在網上論壇,可看到現今很多香港人祇看到中國的陰暗面,對中國進步的一面則視而不見。
現在中國問題不少,但總體上,卻在進步中。至於香港,看來好像仍有優勢,但中港差距已經在收窄中。A貨假貨、貪腐,祇是現在的問題,將來必會改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貨被形容為「日本郵船,遲早完」,現在的日本貨又如何?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人隨地吐痰,司空見慣,現在又如何?換言之,中國一旦存在,是不會永遠祇活在A貨假貨、貪腐的環境中,中國要強大、要繁盛,中國也會進步起來。現在的中國,比起數十年前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的中國,相信沒有人不同意中國是好了不少,儘管仍有不少的進步空間,但這是需要時間的。
強如美國,都不敢小覷中國。香港人不能祇看中國陰暗的一面,而忽略了中國已在進步的另一面。

2015年4月21日信報社評:拉布是政治惡性互動的結果

一般來說,在地方議會中使用「拉布」戰術,是真的到了非不得已的地步的最後手段,明顯的原因,是「拉布」戰術除了會令議會時間拖長之外,能提上議事程序的議案,都是對所管轄地方的施政和發展會有所影響。激進泛民常常「拉布」,是不得人心之舉,亦拖垮了整個香港的發展,將很多能夠發展的機會斷送給鄰近地區。當然,政府或「一男子」的意氣用事,和政府將一些難以在議會通過的議案,與民生攸關的議案綑綁一起呈上議會,令議會的「拉布」達至現在的劇烈程度,政府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現時特首梁振英民望新低,而個人亦容易意氣用事,常妄顧香港的整體利益,對普遍香港人的基本要求「捍衛香港核心價值」亦無法達到,特首梁振英可算是今日香港面臨眾多問題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要真的解決議會「拉布」,要真的解決香港所面臨的眾多問題,特首梁振英要認真考慮自我了斷。

當我們發覺廣東省內的二三線城市發展蓬勃,商機處處,連最新落成的商場,設施都比香港又一城、太古城更多、更好,如果香港再不醒覺,香港莫非最後真的祇以價廉物美吸引國內遊客?除了金融和本土銷售,香港還有甚麼與國內鄰近地區競爭?

2015年4月20日信報社評:反思施教仁案 為銀髮族開拓活路

行使偽造文件是刑事罪行,一定要量刑。但除此之外,被告所顯示的意圖、態度、行為、背景,都是良好,加上身體狀況欠佳,有人情味法官應有考慮判緩刑的意圖。記憶中,法官判詞中有被告因行使假文件,所獲取的薪金和嘉許狀都是騙取回來的意思——若因工作稱職而所獲取的薪金和嘉許狀都是騙回來的,那麼,工作惰怠、常常騙取病假而獲取工資的又算是甚麼?——沒有考慮被告的背景和意圖,就十分不近人情,對被告的人格是一種侮辱!難怪被告妻子有「法官,你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嗎?」的質疑。

由於被告因行使偽造文件,要留案底,重操故業難度甚高,已經是一種懲罰,法庭應該要考慮緩刑。

另一方面,很多銀髮族的身體狀況還可以繼續在社會上發光發熱,亦因為這一宗引起社會關注的案件,政府和整個社會要考慮在環境許可下放寬對銀髮族的工作限制。

2015年4月18日信報社評:「以人為先與民共議」才是市建局的出路

同意社論首段的其中文字「開誠布公面對問題本是公共機構負責人應有之義,蘇慶和拖延半個月才作交代已嫌稍遲,而見記者時又特別規限過程不能攝錄,教人摸不着頭腦,亦令公眾留下不良印象。」

市建局網頁中,市建局有以下承諾:

- 解決嚴重的市區老化問題,協助居住在殘破失修樓宇內的居民,改善其生活環境。
- 採取「以人為先、地區為本、與民共議」的方針去推進市區更新。
- 以重建發展及樓宇復修為核心業務,並在市建局項目範圍內保育歷史建築及活化地區。
- 實施良好的方案,透過適當的發展密度、土地用途規劃、城市設計、綠化、本土文化、文物保育及活化等,推動環境可持續發展,建設一個優質城市。

若純粹依據以上的承諾,很多市建局的項目是不會有盈利,甚至會有虧損,加上日常營運,肯定地說,要完全維持以上的承諾,政府的補貼是難免的。若日後市建局的承諾加上「維持收支平衡」一項,相信市建局祇能開展少數項目,這會產生以下問題:

一、市建局內部會有冗員,架構重組難免。
二、與最初所作的承諾越走越遠,舊社區環境不但不能改善,甚至隨着時光消逝而惡化。

要解決以上問題,看來,每個市建局所開展的項目都要呈上立法會申請撥款。或者,將一些會有盈利的項目交給市建局發展,作為補貼的一部份。當然,由於市建局的營運支出來自公帑,市建局將公帑以持續最好的方式運用是責無旁貸,「維持收支平衡」的承諾應改為「持續地以最有成本效益的方式營運市建局內部和開展項目」才是。

2015年4月17日信報新聞:民進黨若再次執政 北京應視作新常態

當年民進黨是台獨的中堅份子,至現在的民進黨順應民意,主張維持兩岸現狀,顯示出在政治上走激進路線,最後是不會有甚麼出路,在民主政制中不會得到大部份選民支持。認為港獨有討論空間的人仕應以民進黨的經驗作為參考,務實地處理中港關係。

言歸正傳。相信北京也會認清形勢,確定和平收回台灣在現階段是不可能的任務。祇有強大的中國、民主的中國、自由的中國、法治的中國,才有可能吸引台灣回歸,中國在民主、自由、法治方面仍需努力。況且,中國政府亦要處理大量的國內問題,維持兩岸現狀絕對是符合兩岸的最佳利益。

2015年4月16日信報社評:趕絕水客南北夾擊 港可追稅深須肅貪

既然「一周一行」有漏洞,特區政府應考慮先實行己方可做的措施,例如携帶大量貨品者要接受排隊檢查,加重水貨客的時間成本,並同時通告深圳海關,以收阻嚇之效。若措施收效,應考慮將「一周一行」取消,以消除深港兩地之間的矛盾—深圳已有聲音,認為水貨客兩地皆有,為何祇針對深圳方面?

2015年4月14日信報文章:撥亂反正 重列中史作必修科

全世界的國家都會要國民認識自己國家的歷史,唯獨香港例外,原因不外乎很多香港人對背後中方所推動的國民教育和歷史教育都有抗拒。要解決這個問題,祇有將文化大革命、三反五反等近代歷史事件完全客觀和理性地公開,同時亦將香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港英政府的嚴重貪腐問題羅列出來。

說到底,每個國家和地方都有不光榮的歷史,敢於將不光榮的歷史公開,社會才會更融和,國民才會對國家有更大的向心力,現今的德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2015年4月13日信報社評:一周一行仍有漏洞 打擊水客還需配套

任何解決方案未必十全十美,但也是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正確的方向是指打擊頻繁的水貨活動而不影響正常的旅遊活動。

2015年4月11日信報社評:收斂亢奮 應對「北水南來」新常態

二零一五年三月二十五日信報社評,筆者曾說過「在過往的『升得高,跌得急』的經驗下,政府撐股市在將來祇會令更多散戶輸錢,祇會輸得更慘而已。但願猜錯,阿捫。」而筆者亦維持這個看法。

實體經濟蓬勃或有蓬勃的潛質,股市自然興旺,不容懷疑,何必要催谷股市?根據以往經驗,政府直接催谷股市,自然會升得高,但一旦市況逆轉,就會跌得急,在高位接火棒的散戶祇會輸得更多、更慘!要發展金融市場,應鼓勵更多有質素的公司上市、發債來融資,公司會將得來的部份或全部資金用於實體經濟,令實體經濟得益,這才是正途。直接催谷股市,衹會令證券或相關產品成交量增加而已,而資金仍留在股市興風作浪,對實體經濟會有多少得益?

中國總體經濟呈現下滑,股市興旺沒有實體經濟表現支持,從以往經驗所得,興旺的股市可以維持多久?

2015年4月10日信報社評:警民多衝突 攝錄還真相

最新的汽車已有攝錄機拍攝當時道路情況。警察配備攝錄機,也是理所當然。還原真相,還無辜受屈者一個公道,比有可能侵犯私穩更為重要。

2015年4月9日信報社評:港獨蚍蜉撼樹 極左思潮添亂

「擦鞋仔」的本色是見風駛(巾里),「見高就拜,見低就踩」。馬恩國是否擦鞋仔,或者見仁見智,但將自己與岳飛相比,肯定是風馬牛不相及。岳飛在當時的環境,是面對足以將整個宋朝吞併的外敵,而港獨,一來,不是外敵,二來,祇是想香港獨立,並沒有入侵中國大陸的意圖。將自己和香港提升至岳飛和中國大陸的地位,馬恩國的見識,在國家領導人來說,肯定是不消提,借用馬先生的說話,「講完」。

港獨勢力薄弱,既無推翻政權的實力,亦無大部份務實的港人支持,本來不值一提。不過若有人藉誇大微弱的港獨勢力向國家邀功,就符合「見高就拜,見低就踩」的本色,在大部份香港人的心目中,肯定是一名「擦鞋仔」。

2015年4月8日信報社評:辱警倘成罪 社會更撕裂

支持警察正常執法,反對警察濫權執法。

警察為人民服務,或人民為警察服務?如社評所言,現有法例已經對警察有足夠的保護,再加上將會在執勤時配帶的攝錄機,對警察又多一重保障。襲警罪不但多此一舉,還為已壞透的警民關係添煩添亂。

2015年4月3日信報社評:慎防亞視突然死亡 最壞打算填補真空

今日信報社評以亞洲台的經典劇集名稱去鋪排內容,真的別開生面。

特稿:【「錯在別人,不在我」是現今的香港精神?】
在論壇與別人交流,可以看到現今很多人祇懂得將過錯諉於別人,「錯在別人,不在我」心態在蔓延,香港精神的「堅持、努力、靈活變通」在今日的香港人中還剩下多少?
在電視牌照發牌事件上,政府不對,肯定的,無容置疑。可以將一切責任都諉過政府,無問題。以王維基為例,若王維基祇將一切責任都諉過政府而不自強,又不找另外門路,祇是天天在政府總部示威,相信今天我們都不會見到HKTV的劇集。王維基的努力、堅持、靈活變通,才是香港精神。願他繼續堅持,並祝願他成功。

2015年4月2日信報社評:亞視死於自殘 電視仍盼復活

香港電視業要敗部復活,除了少不了的創意外,緊捉時代脈搏、道出港人心聲,亦是不可缺少的兩個因素。要做到這兩點,其實不難,以往無線也曾做過,例如多些直播大眾所關心的節目,如奧運、世界盃足球等。劇集方面,肯定要大膽創新,加入多些本地元素,例如少些情愛、多些反映港人心聲,內地劇集《蝸居》和香港電視劇集《選戰》就是表表者,外來劇集是不會反映港人心聲,更不會緊捉香港社會脈搏。又一例子,地鐵事故頻頻,遭人詬病,編劇可以多了解,搜集所有觀點,將重要的觀點在劇集中道出,讓社會大眾對地鐵運作有更深的認識,有更多的諒解。

從事電視業人員若因循守舊、自說自話、與時代脈搏脫節、祇懂看着財政預算而沒有遠大眼光,即使沒有政治干預,電視業也會一沉不起。

政治干預或祇是一時,但電視業能否自強,才是電視業真正存亡的關鍵。政府不對,肯定的,無容置疑。可以將一切責任都諉過政府,無問題。但若王維基祇將一切責任都諉過政府而不自強,又不找另外門路,祇是天天在政府總部示威,相信今天我們都不會見到HKTV的劇集。王維基的努力、堅持、靈活變通,才是香港精神。願他繼續堅持,並祝願他成功。

2015年4月1日信報社評:亞視前途今日決 劇情切忌再詭譎

真的應了節。(相關新聞:港視澄清沒就收購亞視達成協議


2015年3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個人時事評論目錄


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2015年5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個人時事評論目錄

2015年6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2015年5月29日信報社評:國際足協長期腐敗 振興國足引以為鑑

國際足協的貪腐問題,已經街知巷聞已久,今次東窗事發,主席白禮達 (Sepp Blatter) 絕對責無旁貸,理應辭職。否則,若歐洲足協抵制,並銳意發展成為相若規模的國際足球機構,國際足球賽事勢必遜色得多,對維持足球這個全球頂級運動的地位會有不少影響。

2015年5月28日信報社評:私營護老質素欠佳 社署姑息儼然助紂為虐

若社署不姑息,真的取消牌照,怎樣安置院友?對於社署和院友的家人帶來不少麻煩,相信這是社署姑息的主要原因。

解決方法,社署應嚴格執行巡查,一旦有違規,除了發出警告,並應將違規的院舍和情節以網上方式披露於社會大眾,讓需要為長者尋找院舍的家庭和涉事院舍本身有所警惕。

2015年5月27日信報社評:金門水源易解決 開賭財源很弔詭

兩岸互動問題,本應讓它自然發展。不過,以賭業來開拓財源,究竟可以創了多少富,創造了多少就業?經濟萎縮時,賭業有如其它娛樂業界,也會先行萎縮,原因不說自明。初接觸金融業時,認識到投資、投機和賭博性質上有不同,但共通點是它們祇是轉移了已有的財富,並不能真的創造財富。

要發展賭業,規模要有限制,莫如澳門一樣,將所有的「雞蛋」放在賭業上,而客源亦祇有中國大陸。

2015年5月26日信報社評:問責煩請向高牆 勿拿雞蛋擲雞蛋

向學校欺凌,甚至要「家訪」涉事家庭,祇會令香港人的形象變得冷酷、無同情心、欺凌弱者。若以後還有同類事件發生,祇要香港人出了任何事,絕對不會得到別人的同情和支持。

入境處實屬行政部門,不應運用酌情權,以免有偏私之嫌。最佳辦法,在全面調查之後,認為若真的實行遣返會違反人道,應向社會陳情,透過社會賢達,要求特首下特赦令。

2015年5月23日信報社評:南海三國演義戲碼 四方利益中國周旋

現今國際關係,都會從經貿出發,軍事實力絕大多數祇會用作虛張聲勢而已。

2015年5月22日信報社評:劉鳴煒事件的三方面反省

一、劉鳴煒是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理應多瞭解現今年輕人的景況和想法,切切實實找出舒緩現今景況的出路。

二、年輕人除了在金錢上作出準備外,也要增廣見聞,在知識上擴闊眼界,以免被網上世界的偏頗言論所影響,和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歎。

三、人生究竟是要有自己的終身事業,抑或祇是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蝸居?答案很明顯。年輕人不再是小孩子,應該有自己的抉擇。

2015年5月20日信報社評:和平理性永不過時 政爭須向暴力說不

無論政改通過與否,如社評標題所言,「和平理性永不過時 政爭須向暴力說不」,香港社會大眾一定要謹守。

2015年5月19日信報社評:扼殺異見溫和派 非友即敵失風度

以往也會投票給民主黨,但現在以民主黨的作風,有何民主精神可言?連溫和民主也容不下,與專制何異?

2015年5月18日信報社評:不要讓政治駁火流彈禍及無辜

造成今日的行政立法關係如此繃緊,泛民要以拉布作為恆常對抗策略,自梁振英上任行政長官後的特區政府,絕對脫不了關係,社評不應祇將拉布責任歸咎於泛民。

現在香港未必是中國國民必然的旅遊選擇情況下(有港人對內地人不友善的舉動和內地人有更多國外旅遊的選擇下),蓮塘/香園圍口岸的兩項工程是否有再審議的需要?

2015年5月16日信報社評:中印美日四角關係 不應變成「零和遊戲」

印度是南亞是大國,在擁有比中國少得多的地方已有過億人口,當然不能少覷。既然印度這樣吃得開,值得不同的國家陣營拉攏,在地理上亦佔有戰略性位置,相信印度短期內都不會向任何一方的陣營靠攏,以期得到最大的利益。所以不同國家陣營要印度靠攏,相信還要一番努力。

2015年5月15日信報社評:查理斯干政教訓:不在其位勿謀其政

當年英國在回歸前給予港人民主,祇是以此作為與中國談判的政治工具而已,否則,要給予香港民主,為甚麼早早不做,偏偏要在回歸前的幾年彭定康和魯平關係弄僵才做?另外,回歸前親英港人瀰漫着一片英國離棄港人的情緒。當年英國的意圖,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香港人真的很善忘。

從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到九七前讓香港民主,那一件事英國是不為自己利益打算?在政治上浪漫,從來都不會有好的結果

特別評論:「抗戰紀念與我何干」
剛聽到電台節目訪問學生,竟然有「抗戰紀念與我何干」的回應,認真嚇人!認同這觀點的,應該到尖東的香港歷史博物館走走,看看當年香港人怎樣熬過這三年零八個月的艱難時期。究竟那裏出了問題?
「抗戰紀念與我何干」背後的含意,是不重視,甚至鄙視中國和香港抗戰時期的歷史,對當時抗戰時死去的人是極度不尊重的。當全世界各個國家都以不同方式紀念二次大戰時,而香港竟有人說「抗戰紀念與我何干」,是何等的無知和何等大的侮辱!以「抗戰紀念與我何干」的邏輯,日本亦可以以二戰是上一代的事情而逃避戰爭責任。

2015年5月13日信報新聞:學生撐政改被公開 家長投訴侵私隱

雖然支持政改,但對於以不光彩、甚至欺詐手段得來的支持,實屬不齒。要爭取更多市民支持政改,真的幫倒忙,中央要高調痛斥此等行為,以挽回得來不易的中間人仕支持。

中國實施開放政策以來,中央管治已經向着務實和理性方向走了——儘管仍有改善空間——而廣西社團總會等的傳統左派團體卻仍鐵板一塊,維持着千古不變但令人痛恨的傳統左派作風,真的「親者痛,仇者快」。

2015年5月13日信報社評:「債蟹」滿街的正面意義和潛在危機

對債券市場認識不深,沒有任何意見。不過,在任何投資市場,資訊從來都不是透明的,而一般投資者能接觸的資訊,還有真假之分。投資者走入任何投資市場,都要接受一定的資訊盲目性。

2015年5月12日信報文章:盧偉聰「不會賴貓論」受到考驗

道歉不是認低威,而是要矯正內部不良辦事風氣和手法的一種手段。警務處長無需事事親自道歉,祇要辦理相關案件探員的上司道歉即可。況且,今次警方大可借力打力,藉道歉矯正內部不良辦事風氣和手法,並提升警方的民望,實屬除笨有精。

2015年5月11日信報社評:借《國安法》了解北京對普選的態度

一、香港已回歸中國,香港人除了有自己的想法之外,瞭解並兼顧中央政府的真正看法亦不能排除,這樣才可以找到大家可接納的落實方案,然後才能夠全力發展,莫被其它鄰近地方追近,甚至迎頭趕上。

實行真普選,前提是一般市民的生活和教育水平達到一定程度,不輕易為小小利益而改變投票決定。香港方面相信沒有問題,但在中國方面,中國民眾會否為小小利益而改變投票決定?相信不但很多香港市民沒有信心,連中央政府都沒有信心,所以現在在中國大地實施真普選,大亂是可以預期的。

若香港現在實施真普選,國內有野心的政治人物,必然會有很大壓力給中央政府,要在國內實施真普選,然後利用「中國民眾會為小小利益而改變投票決定」的一點,擴大自身影響力。當然,有野心的不祇一人,而會是諸位,影響中央政府的管治權位,情況有如春秋戰國、三國和上世紀民初的諸侯割據時代一樣,大亂是無可避免。中國亂了,消息傳來香港,在中國經濟逐漸融為一體的情況下,香港豈能不受影響?例如中國真的亂了,嚴重影響投資氣氛,國內國企、民企業績差勁,股價大瀉,恆生指數和國企指數也會大瀉,減薪、裁員之聲陸續有來。試問,我們真的想中國亂了、香港經濟不景嗎?如果不想,我們是否應該三思在現今中國政治情況下,香港真的要爭取在2017年實行真普選?

簡而言之,香港實施真普選,怎會不與國家安全無關?不旦與國家安全有關,亦影響到香港的經濟安全。

二、看中港關係,若不看中國因素,祇看香港因素,就好像下象棋一樣,祇理會自己的棋子和佈局,而忽略了對手的棋子和佈局一樣地愚蠢而已。

無論將來香港實施真普選也好,有篩選的普選也好,在中國大陸的很多管治領域相信都會跟隨。有壇友以為中央可以以「一國兩制」作為推搪理由,不讓普選在中國實施,這想法有些stupid and naive,短期內或可以,但長此以往,其它管治領域對中央產生怨懟,認為中央對香港偏心,影響中央管治威信,最後都會開放出來。若香港真的實施真普選,隨後的後果在不久前已描述了,不贅。有壇友以為中央盡攬軍權和管治權,就可以壓得住這些聲音,這想法同樣地stupid and naive,香港這小小的地方,特區政府施政出了嚴重問題,中央為了解決問題,為了實踐對香港落實普選的承諾,亦要推出有篩選的方案,換言之,即使中央盡攬軍權和管治權,亦不能隨便濫用權威,即使在國內的管治亦然,否則倒頭來祇會影響中央自身的管治威信。

在中港關係融為一體下,若中國亂了,香港真的會好過嗎?若還以陰謀論猜度中央政府有任何不良企圖,祇會更嚴重影響中港關係,最大受害的祇會是香港自己而已。若中央真的有不良企圖,倒不如撤手不管,讓香港獨自亂下去算了,何必給予香港有篩選的普選,令中央自己添麻煩?以中央角度來看,極其量當作從未收回香港而已,沒有甚麼大不了,而香港則被邊緣化,很多方面都會逐漸衰落。

若中國亂了,香港真的會好過嗎?九七前,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香港人無需理會這個問題。九七後,香港回歸中國,到現在所形成林林總總的中港矛盾,香港人應該要認真思考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已經變得直接、嚴肅、不可迴避了。這個問題答不好,會直接影響以後中港的關係,而香港必然是最大的受害者。

2015年5月7日信報社評:張炳良莫讓燙手山芋淪為污點

記得當年小弟在某論壇表明反對興建高鐵,與眾壇友一起與支持興建的某君一人爭論,某君獨戰群雄的風采,令小弟難忘。從此經歷,小弟對工程界祇為了自身利益,為了發起新工程而發起新工程以保住飯碗,有了一番領會。

今次高鐵爆煲,早在意料之中,不過在意料之外的,就是煲爆完還可以再爆,未知以後還會爆多少次。政府和立法會關係緊張,在追加撥款上必然會有不短的拖延,最後造價過千億絕不意外,而過千億大概是香港財政儲備的十份之一。將香港財政儲備的十份之一用於興建祇有二十六公里的鐵路,除了浪費金錢,還淪為國際政界和工程界笑柄,真的令愛香港者痛,仇香港者快!不知當時支持興建的某君現下感受如何?

另一方面,香港這段高鐵,全程都在地下行走,根據當時工程界所言,在地下行走高鐵,亦有一定額外要求,所以除了造價非常昂貴之外,在地下行車亦不能超過每小時200公里!一般列車在高速時亦可接近這個速度。除了興建費用昂貴之外,根據當時工程界所言,每年維修高鐵比一般鐵路昂貴得多。用這麼多的金錢興建和維修這樣慢速的高鐵,真的令一向精明的香港人感到羞愧。

再者,「一地兩檢」的設計,是整段高鐵的核心,理應將「一地兩檢」的實施細節先釐定清楚,然後才決定興建;否則,一旦實施細節有任何修改,整段高鐵的興建也會受到影響。現在先決定興建高鐵,後釐定「一地兩檢」的實施細節,既浪費金錢,又有反智的意味。

2015年5月6日信報社評:朱立倫巧婦難為無米炊

在五月四日的評論中,提到國共兩黨今日在兩岸立場上模糊化,翻查歷史,以往國共在兩岸的立場南轅北轍,擦鎗走火時有發生。換言之,當雙方立場走向極端時,能將問題放下,並在其它方面尋求發展、合作,不失為一個不錯的處理方案。

在香港,情況剛好相反。尤其是在政改問題上,政府和泛民的民主的發展上祇是步履不同,就已經各走極端,水火不容。政府和泛民關係,與今日國共兩黨相比,真的相差太遠了。

台灣方面,由於台灣大選在即,往後發展還是言之尚早,相信中央政府會待大選後才再作定奪。

2015年5月5日信報社評:趁新人事新思維修補警民關係

假若曾偉雄是差無可差的警務處處長,他的卸任應該會令警民關係帶來轉機。同樣地,假若梁振英是差無可差的特區行政長官,他的卸任應該會令香港政府施政效率帶來轉機。

新的警務處長要認識一點,警方執法要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就已經得到全港市民尊敬、稱頌,在九七回歸前後的警方執法是一個好例子。

警方執法,毋須刻意討好某些群體而得到掌聲。以往有團體發起撐警行動,祇是代表另一面有反對警方的執法,對警方的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執法有疑問。換言之,警方不應覺得有人發起撐警行動而沾沾自喜,相反地,應因為另一方的反對警方執法的手法而引以為鑒

2015年5月4日信報社評:兩岸關係將會繼續模糊

機遇,有可遇不可求的含義。當機遇未到時,祇有等待,或者創造機遇來臨的條件,做足準備,期望機遇真的來臨時可以立即「食住上」,賺取最大利益。

投資講求機遇,同樣地,在外交關係上尋求突破,也要講求機遇。

在兩岸問題上,由於大家政治立場、觀點南轅北轍,若要勉強達成共識,關係祇會越來越僵,甚至會有擦鎗走火之險。當尋求關係突破的機遇未到時,中台雙方都願意等待,立場繼續模糊,仍可各自發展、合作,符合雙方利益,而以往堅持台獨的民進黨似乎亦發覺今日的台灣仍有生存空間,亦不再引發任何台獨議題。看來,一切以發展為大前提下,如社評標題所言,「兩岸關係將會繼續模糊」。

2015年5月2日信報文章:學民退出公投行動 理由謎一樣(余錦賢)

這一代的學生,以為天空真的廣闊,想怎樣就怎樣,不懂得與人妥協,久而久之,他們會發覺,最後能容得下的,就是祇有自己而已。這現象已經開始浮現出來,亦反映在兩學之中。

聽聞有很多僱主都寧願向外引入專才,都不想聘請這一代的青年人。

造成這樣的一代年青人,肯定地說,家庭和學校的教養,絕對是重要因素。無論家庭、學校、大學怎樣對孩童遷就,最後始終都要面對社會的殘酷

2015年5月2日信報社評:美日同盟不應把亞太區推向新冷戰

美國為保自身在國際的領導地位,怎能容許中國日漸強大,威脅自己的地位?以往美國也會不惜工本地在軍事上和蘇聯比拼,如今的中國,又怎會例外?

借美日同盟進一步加強與日本的關係,明顯地以牽制中國力量為目標。中國未強大,美國無需有這個動作。


2015年4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個人時事評論目錄


2015年9月14日 星期一

2015年6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個人時事評論目錄

2015年7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2015年6月29日信報社評:同性婚姻可以討論 議題敏感難有共識

社評標題已經為同性婚姻未在香港引起討論前定了調,相信都不會有很多人有異議。既然如此,在社會上展開討論時,每個人都要秉持尊重不同——不同言論、文化、宗教、精神等等——的民主精神,避免社會又再一次撕裂。

2015年6月27日信報社評:防止英國脫歐才是歐盟真正考驗

不反對社評標題「防止英國脫歐才是歐盟真正考驗」的說法。若英國脫歐,如社評所言,對於英國和歐盟本身都會大大不利,相信英國政府和歐盟都會盡最後努力,防止英國真的脫歐,但是,由於雙方談判立場南轅北轍,雙方在談判過程中必然有不少爭執,金融市場波動難免。另一方面,希臘一窮二白,就算脫歐,包袱比英國小得多,可以輕身上路,但對歐盟來說,所帶來的後果不明確風險可大可小,同樣不可小覷,對歐盟本身也會帶來不少衝擊,這方面近來已作評論,不贅。

由於歐盟成員國各自都有不同的利益、打算,在成立之初,各界都預期歐盟這個怪胎難以長期維持,尤其是在經濟蕭條時期。且看這趟歐盟能否展現超凡能力,將問題一一紓緩、甚至解決。

2015年6月26日信報社評:黑哨風波無礙曾鈺成續任主席

曾鈺成在建制中是比較中立和理性的一位,對他窮追猛打,對泛民一方絕對沒有好處,最少,泛民少了一位在建制中的朋友。其它的,社評已有提及,不贅。

2015年6月25日信報社評:新界東補選是泛民路線試金石

作為小市民,都祇能作壁上觀,未到投票日,始終難以預測其結果。傳統上,新界東是泛民有較多票源的選區,若泛民能協調,共推出一位侯選人,可說勝算在握。

2015年6月24日信報社評:歐羅區最怕希臘置之死地而後生

若脫歐,希臘會否置之死地而後生,抑或祇是谷底反彈,甚至會否繼續差下去?真的難說,視乎希臘國民會否為自己和國家的未來打拚的程度。

若希臘脫歐,對歐盟其它成員國影響也不少,最低限度,究竟會有甚麼真正的嚴重後果,而它們是否可被控制下來?不同的成員國有不同的承受能力,會否因此又引起其它成員國脫歐,帶來骨牌效應,令歐盟崩潰?相信這才是歐盟真正最怕的地方。

2015年6月23日信報社評:湯家驊擬闢「三跑」 成敗同取決「空域」

社評認為溫和中間路線不會沒有市場,本來是不會有任何懷疑的。不過,隨着很多新生代積極參予政治,而激進路線對新生代較有吸引力,溫和中間路線的市場相信需要不少時日開發,才會有應有的收獲。

2015年6月22日信報社評:下屆特首人選未必原地踏步

政改表決過後,中央政府怎樣的想法,政局將來怎樣改變,一切尚言之過早,不過,有幾點幾乎可以肯定:

一、傳統民主派會流失大量選票,一來,很多以往支持溫和民主派的選民,必定不會再投票給傳統民主派,二來,支持激進泛民的選民,必不會向他們投票,將來傳統民主派選情必然悽慘,而傳統民主派力量勢必凋零。

二、政改通過遭到否決結果,早早已在各方的預期中,建制的「蝦碌」,相信隨着時日飛逝,對建制選情影響漸微。

三、激進泛民勢力漸起,除了得到部份以往支持傳統民主派的支持之外,亦得到大部份新生代的支持,形成一股新興政治力量。

由此推斷,建制對激進泛民的極端政治對決必會常常發生,對香港的政治局勢、甚至香港民生,必會有相當的負面影響,中央政府、特區政府要有這個預見,甚至香港市民,都要各自預早為自己的前途籌謀。

2015年6月19日信報社評:政改糊塗透頂告終 政壇勢將洗牌重賽

很多在商界打滾的建制派議員,原來可以比一般人更豬,最後來個28比8,反對通過政改一方大勝,認真夠黑色幽默。

出現這樣的「賽果」,北京怎樣盤算,難說了。既然香港這樣混帳胡塗,北京倒不如索性來個大整治,由689繼續以689票當選,透過他引入國教、國安法,香港亂就由它了,香港來個稀巴爛就稀巴爛吧,反正北京已經不在乎了,這個最壞結果,現在也有可能。

2015年6月18日信報社評:請以實際行動證明預言家大錯特錯

社評說「拳頭永遠不能解決問題,暴力只會帶來更多問題」。同樣地,讓事情自然發展,過激的行為永不會將事情轉好,祇有更差。

2015年6月17日信報社評:全是輸家的表決 不要暴力添難堪

今天立法會開始進行政改表決,政改被否決已在預期。以往說得很多,今天閉口。

2015年6月16日信報社評:炸彈炸不出民主 溫和派必須重奪話語權

炸彈炸不出民主,祇會炸出解放軍入城,祇會炸出人命傷亡,祇會炸出以怨報怨、血債血償的風氣,甚至會炸出香港宣佈解嚴、提早宣佈一國兩制結束的嚴重後果。

極端組織必然要依附着為香港人爭取民主、自由、甚至獨立的宗旨,它們才有生存的空間。泛民要與這些組織決絕地切割,社會大眾亦要對這些組織表示極度厭惡,令它們沒有生存的空間。

2015年6月15日信報社評:億元賄選信口開河 泛民誠信備受質疑

今次事件後,泛民已經從道德高地上重重地跌了一大跤。泛民中有梁國雄這等激進而不穩定的人物,以後還要承受這些政治風險。

2015年6月13日信報文章:商人買票邀功 泛民須顧安全 — 余錦賢

昨天提過,中央不會在全國打貪期間,祇為了小小香港的政改,而將打貪名堂就此付諸東流的。更可信的,是有揣摩中央意思的「醒扒」人仕,為了出位,為了邀功,好心做壞事而不自知,影響中央落實政策,不久前在網上播放個別中學生支持通過政改錄影片段的香港廣西社團總會就是例子。為了利益,相信這些「醒扒」人仕數目不少,中央應要怎樣約束,甚至懲戒他們呢?中央也要想想。

為了小小香港的政改,中央會將全國打貪名堂就此付諸東流嗎?很多香港人真的自視過高了。

2015年6月12日信報信報文章:商人買票邀功 泛民須顧安全 — 余錦賢

中國共產黨在政治鬥爭中的老手,應明白政治不會千秋萬世,任何制度也要順着當時政治情況而有所改變,就算中國所行的社會主義制度,現在所行的和四、五十年前也有很大差別。現在不應承不會「袋一世」,除了激起更多人反對通過政改之外,更令人疑惑以政治起家、以槍桿子出政權的中國共產黨,是否真的明白政治是不會千秋萬世的本質。

2015年6月12日信報社評:巨款買票論將泛民綁得更緊

按常理推測,巨款買票說法可信性不高,一來中國內地正全力打貪,會否為了一個小小的香港政改,而冒着打貪名聲付諸東流的風險?二來若果真有其事,泛民一方大可披露更多資料,爭取更多民意支持否決政改。

除非有更多資料披露,否則巨款買票說法並不足信。

2015年6月11日信報社評:本土派冒起有弊亦有利

幾乎所有東西,包括廢物,都有利有弊,社評標題表面上沒有甚麼大不了,背後意思,就憑看官各自解讀。

當然,本土派冒起有利有弊,但若本土派的冒起影響香港人的文明、理性、尊重、愛好和平的形象,影響香港人整體利益,就算有利,意義也不大。

2015年6月10日信報社評:外遊警示進退失據 防疫更忌應變遲緩

疫症情況,祇有南韓政府最清楚,衞生署跟隨世衛建議才發出旅遊健康建議,不能算是錯或遲緩。若發出嚴重級別的旅遊警示後,情況證實並未有預期中嚴重,所牽連的後果更會涉及外交,亦影響衛生部門的名聲,社會大眾應該明白這一點。

即使如此,政府亦有改善的地方,例如,在入境方面要更好地把關,把從疫區而來的旅客與其他旅客完全隔離和分開處理,並為有一患病的南韓人能夠經港進入中國國境而作出檢討。既然今次發出旅遊警示有令社會混淆的地方,特區政府在這方面亦要改善,避免再有同樣混淆的情況出現。

2015年6月9日信報社評:不發外遊警示 「彈弓手」惹混淆

2003年香港經歷過SARS一役,想起令人心寒。故此,在社區醫療衛生方面,寧願謹慎多點,避免以後過多的後悔。

在發出旅遊警示前,應予南韓外交部門溝通,以2003年香港經歷過SARS一役作為背景,強調人命關天,不得己才發出警示,亦要強調這祇是臨時警示,一旦疫情減退,警示會被除下。

2015年6月8日信報社評:無證童難再輕易獲同情

經過懷仔事件之後,社會大眾對無證兒童已有負面印象,無證兒童不再輕易獲得社會大眾同情,幾可斷言。其它的,應留待入境處處理。

值得擔心的是,香港的文明社會形象隨着部份民眾的持續欺凌舉動,已經所剩無幾。以前提過,若欺凌行為持續,是會影響香港的整體利益,例如,但不限於,來港遊客減少,外地移民部門會將香港人往當地居住和入學的配額減少。

2015年6月6日信報社評:南海島礁爭議逼中美提早攤牌?

南海處於有利的戰略位置,相信中、美在立場上不會有太大的退讓,祇有在利益分配上達致共識,紛爭才有緩和的可能。

社評提議成立多邊區域論壇及仲裁機制處理各國的領土主權及利益糾紛,相信中國不會全部同意。成立多邊區域論壇,建立一個溝通平台,相信中國不會反對。成立仲裁機制處理南海主權及利益糾紛,相信中國會大力反對,始終中國是不會將牽涉自身龐大利益的裁判權拱手奉送給中國不信任的裁判機構;一旦裁決不利於中國,中央政府必然顏面全無,而國內不同勢力勢必會向管治階層興起問罪之師,中國政局變得不穩定。

2015年6月5日信報社評:懷仔事件的三點省思

懷仔事件,最要反省的地方是社會大眾的反應。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譴責作出欺凌行為的群體。對於懷仔過着十多年猶如罪犯的非人生活,已得到相當的「懲罰」,社會大眾應有惻隱之心。

這些欺凌行為的背後,是否表示部份港人祇是毫不理性,抑或對執法部門,甚至對香港政府的徹底不信任?若祇是不滿懷仔家庭,祇在言論上要求執法部門秉公辦理便可。

作出欺凌的人,除了行為野蠻外,亦因為被欺凌的對象都是較弱勢的一方,顯得欺凌者都是懦弱、膽怯。「侮人者,人可侮之」,倒頭來最終都會嚐嚐被欺凌的惡果。絕對不希望欺凌之風成為星星之火,在社會上延續下去,影響香港人在國際間的形象。

2015年6月4日信報社評:「承諾」鋪作下台階 政改撬票靠「朋友」

若中央政府和泛民在未有達成任何共識下,將政改方案原原本本地在立法會提出,勢必不被通過。在最後關頭,中央和泛民能否以「袋一屆」或其它條件達成共識,小市民如小弟祇能靜觀其變。

2015年6月3日信報社評:跨境反貪一箭三雕 山姆大叔無死錯人

中國亦大力肅貪,美國是否藉此向中國表明,若沒有美國的協助,中國要肅貪不會進入坦途?甚至乎,向現在仍在掌權而有貪腐行為的中國官員表明,要抽出有貪腐行為的官員實在易如反掌?總之,潛台詞是,警告中國,甚至其他貪腐政權,不要與美國有太多衝突。

無論如何,美國任何國際行動,背後都有一番盤算,絕無死錯人。

2015年6月2日信報社評:改革國際足協 不能諉過於人

數日前已作回應,如下:

國際足協的貪腐問題,已經街知巷聞已久,今次東窗事發,主席白禮達 (Sepp Blatter) 絕對責無旁貸,理應辭職。否則,若歐洲足協抵制,並銳意發展成為相若規模的國際足球機構,國際足球賽事勢必遜色得多,對維持足球這個全球頂級運動的地位會有不少影響。

2015年6月1日信報社評:拉攏泛民區分敵友 京官撬票軟硬兼施

看來立法會否決通過政改之勢已成,中央和泛民大可「疊埋心水」,發展中港經濟,期望將來在經濟發展中求同存異,建立互信,在政改立場上雙方分歧不大的情況下,政改五部曲才有再被啟動的可能。

若雙方立場堅定,分歧沒有縮小,政改五部曲勉強啟動,再一次地,香港立法會又會否決,中央又再一次「攞架來丟」,香港社會又再一次撕裂。試問中央又怎會再啟動政改五部曲?到時,由現在提議的「袋住先」必定會演變為「待一世」。


2015年5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個人時事評論目錄


2015年9月12日 星期六

2015年7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個人時事評論目錄

2015年8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2015年7月31日信報社評:學子抗爭有喜有愁 以武制暴徒惹悲憂

最令社會憂心的現象,莫過於「以武制暴」風氣已形成,尤其是發生在一個說理性文明的高尚學府裏,香港的理性文明形象已不復在。

任何社會都有不平的事,若事事都以武制暴,社會祇有走向不理性和暴力。就以今次港大事件為例,就算真的要衝入會場,行動上都要理性、和平、克制,例如學生和校友代表可在衝入會場後表達意見;要佔據會場,可靜坐而非推推撞撞;在任何情況下,若有委員想離開,應讓他(們)安全地離開;盧寵茂教授跌倒,不論真偽,都應該協助盡快讓他得到治療,而非事後硬指他「插水」,這顯得現今香港大學生與一般市井之徒毫無分別,亦得不到以往別人對大學生的尊重;當然,動用武力和說粗話更不能接受。

現今香港的大學生以後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懂得尊重別人,懂得以理性和文明的方式處事,否則入讀大學與入讀職業訓練學校有何分別?

2015年7月30日信報社評:鉛水風波見紕漏 「差不多」文化害死人

按照現時發展,相信鉛水風波會越揭越臭,越鬧越大。唯今之計,祇有痛定思痛,做好善後工作,對新落成屋邨建造時必要進行嚴格監管、落成後必要嚴格檢查各方面的樓宇設施,並將受影響而願意離開的住戶遷移,而不願意離開的,短期安裝可過濾鉛的濾水器,長期應與住戶安排入屋更換喉管。任何所牽涉的費用,不應由住戶承擔,否則祇會更加影響政府的民望。

善後工作若做得完滿,政府民望不但可以「止損」,還可以有多少的挽回。要杜絕「差不多」文化,祇有嚴格監管,並有嚴厲的懲處配合,才是有效、唯一的不二法門。

2015年7月29日信報社評:美日染指台大選 兩岸變局增風險

既然美日對民進黨有所求,而台灣對中國大陸的經貿有所依賴,若民進黨上場,未來幾年必會興波作浪,但亦不致於走上台獨的不歸路,影響中台的經貿關係,甚至解放軍入台。

2015年7月28日信報社評:中外齊來「提款」 港股弱勢難改

社評中提到當初中央大力催谷股市的意圖,就是「希望能帶來財富效應及形成新的資金池,一方面刺激消費及內需,拉動經濟;另一方面讓大量資金緊絀的企業,可透過股市集資以減債及增加投資」。若是如此,那麼中央對股市的認識祇是看到好的一面,看不到壞的一面,並不比一般散戶高明得多。

眾所周知,股市有升有跌,當股市在上升軌道,自然能做到中央所想的意圖,但當股市停滯,甚至下跌,要做到中央所想的,除非股市規模有限或市況接近谷底(大部份的沽貨壓力已不在,甚至大戶想借貨沽空也不容易),而中央的銀彈相對上能源源不絕地托市,例如香港回歸後不久的港府入市打大鱷一役,否則會有很大困難達到中央預期的效果。現今中國股市規模不少,已非昨日吳下阿蒙,若以土豪式地投放大量資金托市,在「我在明,你在暗」的情況下,祇會被聰明絕頂的大戶利用,成為賺大錢的工具而已。

經過此役,中央必定要從中深深吸取教訓,避免下次股災來臨時,再次付出沉重代價,而重點亦應由托市轉向維持市場秩序和教育投資者為主。以前美國聯儲局局長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議論息率走勢時,言論模棱兩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避免「我在明,你在暗」的情況發生,讓大戶上下其手,擾亂市場秩序。

2015年7月27日信報社評:安倍內耍國民 對華兩面三刀

安倍在任日本首相多年,已經多次證明他有個人野心,為人民服務並不是他的首要目標。因此,他的對華政策經常反反覆覆,難以令人信賴。

安倍若訪華,中央政府必須在安倍訪華期間,時時刻刻地,尤其是向日本新聞界,公開地說明安倍訪華前的承諾,以日本國民的選票制約安倍將來對華的政策。

2015年7月25日信報社評:特首選戰暗潮洶湧政局難安

其實中央對兩年後特首選舉的態度,其實很清楚。現階段梁振英在餘下兩年任期,中央定會力挺,但兩年後是另一世界,中央不會過早支持某一候選人,以免又再重蹈上一次特首選舉時早早支持唐英年的覆轍,亦想給梁振英最後一個做出成績的機會——如果不是去年歷時七十九天的佔領運動中,梁振英始終堅持人大八三一決定,相信梁振英連這一個最後機會也不會有。

上月底國家主席習近平主動與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握手,相信是向梁振英施加壓力而已,若梁振英再交不出成績,準備「執包袱」。沒錯,外界不應對「曾旋風」有過度解讀,同樣地,梁振英對中央對他的支持也不應有過多的信心,好自為之吧!

2015年7月23日信報社評:梁振英換人 換來時間交功課

社評最後一段文字中的「調整施政思維、換換管治方式始為上策」,一般人看來都不會是錯,唯獨是梁振英作為特區行政長官期間所表現出來的心胸和器量,「江山易改,品性難移」,他能否看得通,一般人都不會樂觀。

不「調整施政思維」,就算位位局長都是「好打得」,能交出既令中央滿意,又令市民歡喜的政績,相信也不會樂觀,何況換上來的其中一員是在政改爭拗中全無表現的劉江華。

2015年7月22日信報社評:中國要向英美學習什麼?

中央金融監管當局要明白市場真真正正怎樣運作,又要熟讀兵法——例如孫子兵法,才能以聰明的手法(即以較少資源得到更大的果效)維持市場秩序。以粗暴的土豪式手法干預市場,聰明絕頂的大鱷又怎會放過任何賺大錢的機會?倒頭來又是被當作「魚腩」的散戶們遭殃,而中央既浪費資源,又被散戶咒罵。中央有關當局,甚至中央本身,真的要從事件中認真檢討。

根本的核心問題,就是中央要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而市場的運作本質就是一切都由市場自身決定,不由任何一方在絕對掌握之中——否則要市場何用?中央自身及其監管機構要切切實實明白這一點,並要制定危機應對之道,以免當另一危機來臨時又要交重重的學費。

2015年7月21日信報社評:維權律師人人自危 依法治國嚴峻考驗

連維護弱勢社群的維權律師也不能容忍,中央就算怎樣強調依法治國,最後都是擇脫不了一般人心目中的恃勢凌人、以大欺少的印象。

2015年7月20日信報社評:年少無知 成長於十字街口每步抉擇

過份保護孩童是不當的,但適當地保護孩童是必要的。怎樣為之適當,怎樣為之過份,身為父母的應該要清楚,避免成為怪獸家長,貽誤下一代。

楊鎧凝所經歷的,她的家長為何要為她拍下這樣令社會有爭議的寫真集並將之公開發售?背後動機究竟是甚麼?她的名字和寫真被公開,往後餘下的孩童時光將會怎樣度過?對她仍未成熟的心智會有甚麼影響?從事件中社會大眾得到甚麼經驗和教訓?這些才是社會大眾應要關心的。

2015年7月18日信報社評:「鉛水」危機正逐步變成管治危機

綜合各權威人仕說法,鉛進入人體後,祇會積聚下來,不會被排走,積聚足夠的鉛,會破壞肝腎功能,而腎的排毒功能也會減弱,體內毒素亦會越積越多,影響身體健康。現有家中安裝的過濾器,可以斷定,幾乎全部都不能過濾水中微細的鉛,因為一來鉛是溶於水,二來即使聲稱可以過濾鉛的過濾器,由於從水喉取水時速度高,亦未必可完全將鉛隔掉。

鉛水事件處理不好,不但是政府的管治危機,亦會是689的個人政治前途危機。

鉛的來源未必來自自來水,亦可以來自周遭環境的污染,例如受污染的食物,而海鮮亦積聚鉛和其它重金屬,如果對鉛有恐懼,最好少吃海鮮。

2015年7月17日信報社評:日本安保不安 亞太平衡難平

日本沒有在二次世界大戰(二戰)戰敗中作出深刻反省,對其在二戰中所作出的軍國主義行為令所在地人民受苦,如中國和韓國人民,這些人民仍猶有餘悸,深深懼怕日本對外出兵,軍國主義會死灰復燃,再次令所在地人民受苦。

美國對於日本能作其馬前卒,當然無任歡迎,但也要提防——也許日本沒有在二戰戰敗中作出深刻反省——以往日本政治人物所表現的「反骨」本質。

2015年7月16日信報社評:槍嘴插上玫瑰花 預頒和平獎見效

看不懂其中道理,所以沒有意見。不過,美國朝向和平的道路邁進,也是好事,希望下一任總統繼續下去。

2015年7月15日信報社評:勸生五子女 牽引百般愁

既然「家計會」(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甚至政府有這樣的宏願,他們自身管理層和員工——尤其是低層員工——願意生三個的會有多少?相信社會大眾也很想知道。

眾所周知,香港人口稠密,亦缺乏可發展的土地,若要每個家庭都要生三個,在教育、醫療、居住和其他各方面的生活需要上,政府又怎樣應對這些增加的人口?莫非多出的人口要「瞓街」?

2015年7月14日信報社評:飲水思「鉛」 找替罪羊不如亡羊補牢

從這兩三天來看,政府方面表現實在不敢恭維。在真相仍未找出前,就將責任歸予區區的水喉匠,除了不專業,表現亦近乎一名做錯事的小孩,急急將責任卸於別處或別人一樣。

應有做法是要快速地成立調查小組,對鉛水事件作出全權全面調查,而在每星期或每半個月發表調查進度報告,而其他政府官員,包括特首,亦不應對此事再有任何發言。

得到高薪厚祿的政府官員有如此這般的小孩表現,又怎能令社會大眾對政府的管治有信心?

2015年7月13日信報社評:從齊瓦哥醫生到盲人上山

政改方案被否決了,香港怎樣行下一步?之前說過,短期重啟政改方案絕無可能。

2015年7月11日信報社評:有中國特色股市難跟國際接軌

除了內地投資者要接受教育之外,中央政府和金融監管當局看來也要接受基本金融教育,懂得放手讓股市自行升跌,自行反映真實經濟狀況,否則中國股市祇會越來越與真實國內經濟狀況脫節,與國際接軌更談不上。

眾所周知,股市祇是整體經濟的寒暑表,有如反映寒熱的溫度計。中央干預股市,有如干擾溫度計一樣,不但不會解決問題,更會將真正問題隱藏起來,倒頭來,自己更要承受更大問題出現後的後果,例如市場價格已被扭曲,難以評定價格高低,增加市場人仕入市風險。從這次干預股市,可以看到中央政府和金融監管當局祇是金融初哥而已。

為甚麼中央政府和金融監管當局祇是金融初哥?

1. 如上所述,「市場價格已被扭曲,難以評定價格高低,增加市場人仕入市風險」。

2. 任何市場都是牽涉一買一賣或多方交易,換言之,在交易中並沒有為整體社會創造任何價值,祇有財富的轉移,金融市場也不會例外。中央或有關當局投入大量資源令股市止跌回升,祇有令大量財富轉移,不會為整體社會創造合乎,甚至超乎比例的價值。在市場上,能賺大錢的祇有少數人的真理情況下,損失的又會是誰?

2015年7月9日信報社評:一隻巴掌拍不響 慣性鬥爭累鬥累

要避免慣性鬥爭,689下堂求去應是一個不錯的可能。

鑒於過去發展數碼港和科技園的成績平平無奇,很多市民都有意見,質疑創科局會否成為另一個科技園,甚至祇會成為發展地產項目的數碼港?若特區政府拿不出香港科技的發展藍圖,創立創科局會變得毫無意義。

2015年7月8日信報社評:的士司機生計受損 靠政府也得靠自保

〈可參閱8月14日的個人評論

2015年7月7日信報社評:希臘進入另一場高風險博弈

希臘公投決定拒絕緊縮,有一點可以肯定地說,希臘和歐盟都要面對一連串的後果,對國際政治局勢和金融市場都會帶來動盪,社評已有詳細分析,不贅。

2015年7月6日信報社評:人言可畏 無理公審歪風不可長

網絡世界言論極端、偏頗,而大部份言論亦無需負責,所以在網上瀏覽和發言要留意,並與親友交談,令其「是其是、非其非」,才不會被網上言論牽着鼻子走。

2015年7月4日信報社評:有形之手為A股「過山車」加油?

國內市場仍未成熟,有形之手未必能發揮預期應有的效力,唯有在投資者教育上多費一番功夫,讓投資者認識在證券市場上,贏錢不難,但輸錢更易的真理,始終大鱷、莊家等不是有錢就派的大慈善家。若情況極端,中央政府唯有強制散戶們在開戶前參加短期課程並通過考試,讓他們知道金融市場的本質和風險,並懂得止損。

既然市場開放出來,就要承受市場升升跌跌的風險,否則,倒不如關起門來,以俱樂部形式營運算了。

2015年7月3日信報社評:《國安法》疑慮必須盡快釐清

社評首段說到今年遊行人數「比去年急跌九成,但仍然有四萬八千人冒着烈日當空表達訴求」,那麼去年豈不是有四十八萬人上街,與零三年的五十萬人上街相差不遠,肯定又成為國際頭條新聞。

在言論自由的香港,《國安法》沒有可能在香港完全實施,尤其是要以言論和以遊行示威表達訴求而入罪,並不可能。就算在實際行動上,例如洩密和向中聯辦等國家機構投擲水樽、甚至石頭,《國安法》又是否適用?中港執法觀念肯定又有不同理解。要達致中央政府和香港社會都要一致的共識,看來並不容易,而中央對不受歡迎人物拒絕入境和不發出回鄉證還會實施一段不短的時間。

2015年7月2日信報社評:政府港鐵互卸責 高鐵愈來愈混賬

香港高鐵從開始階段已是極昂貴,亦預期造價會上升。現時成本持績上升,完工日期持續延後,成為國際工程界大笑話,社評用到混賬二字已很保守。

現在一切祇有繼續下去,但要將「停工爛尾」亦要在預期和計算之內。


2015年6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個人時事評論目錄


2015年9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個人時事評論目錄

2015年10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2015年9月29日信報社評:偏激徒然惡性循環 討價還價必須對話

社評認為在黃雨傘運動的發展中有很多策略上的錯誤,甚至有部份領導民運人仕在運動高峰期竟然無招可出,絕對是正確的分析。個人認為,這祇是表面原因,更深層的原因是主導整個運動的群體對民主的真義認識不足,在運動的發展後期還走火入魔,以暴力衝擊立法會和警方防線,更對暴力衝擊不予以譴責!除了令香港實施民主遙遙無期之外,更成為中國要走向民主的反教材,很多中國人民對民主的追求導致社會撕裂頗為不以為然。

本人拙作「民主祇是達致社會和諧的其中一個途徑而已」衹是點出了民主真義的一個部份,若果當時主導整個運動的群體認識到「民主祇是達致社會和諧的一個途徑而已」,他們在策略和做法上必然有脫胎換骨的表現。

特稿民主祇是達致社會和諧的其中一個途徑而已

2015年9月26日信報社評:基建效率瀕淪陷 印證競爭力下滑

在香港,很多基建工程都會將預算做得很漂亮、很「盡」,例如預算工程費用做得很低,預算工程建造時間縮得很短,祇為求整項工程能夠得到通過,盡快上馬。由於工程費用做得很低,建造時間縮得很短,而基建工程都不會是小型的,出現問題在所難免,而且都會在整項工程的中、後期出現;若果「斬纜」,除了已完成的部份工程報銷之外,更要浪費資源善後。一般來說,在騎虎難下的格局下,祇有增加工程費用的預算,和延長建造時間,令工程繼續下去。

本來,在香港這個細小的地方,祇有一至兩項大型工程進行,就算出了問題,增加工程費用都會有限,需要更多的時間完成工程,社會大眾或會理解。現時,香港已有沙中線、高鐵香港段、觀塘線延伸段、港島南區線等在進行中,加上其它大型工程都在進行,而房屋亦如常地興建,資源和人力在爭逐的情況下,成本大增,一旦要增加工程財政預算,數額肯定不菲,而且,幾乎所有工程都要增加數額不菲的財政預算,得出來的追加預算總數和最初的工程財政預算比較,社會大眾必定嘩然!

問題癥結,在於很多大型工程都在同一時間進行,造成人力和資源緊張,加上在此分析提到的主觀和客觀因素,和未有包括在此分析的社會因素,例如環境評估,造成香港的基建效率低下,部份甚至成為國際大笑話,令香港人的精明形象一掃而空。


2015年9月25日信報社評:習近平軟銷果效 到華府方見真章(節錄)
最近這兩天正在美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目前為止表現得相當人性化,看來是要在西雅圖進行他的軟銷策略。
首先,習近平在西雅圖出席歡迎晚宴之時,透過小故事來講大道理,他提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從北京到陝西省延安市一條小村莊梁家河插隊當農民,那時候,鄉親生活十分貧困,經常幾個月吃不到一塊肉。四十多年後,習近平回到這條小村莊,梁家河修起了柏油路,鄉親住上了磚瓦房,用上了網絡,老人們享有基本養老,村民們有醫療保險,孩子們可以接受良好教育,當然吃肉已經不成問題。他說道:「...」
其次,習近平嘗試以美國人熟悉的人和事拉近彼此的距離,他提到蒼蠅老虎一起打無關權力鬥爭之時指出,反貪防腐當中沒有什麼「紙牌屋」,那是美國的著名電視劇;...
習近平訪美第一站選擇西雅圖,並且放軟身段言笑晏晏,當然有其別具深意的盤算,按照他自己的講法,西雅圖是美國通往中國和亞洲的門戶,同中國有着不解之緣,...。事實上,西雅圖所在的華盛頓州,與中國的貿易額去年為二百九十億美元,遠超其他四十九個州。...。
軟銷策略的重頭戲是出席中美互聯網論壇,習近平跟美國極具份量的一眾科技巨擘會面,其中最有趣的可算是「臉書教主」朱克伯格,娶了一位華裔太太的他全程用中文交談,並且表示莫大榮幸。...?
...
有分析認為,從行程安排上看,習近平在地方層面的活動,比起日後在華盛頓的首腦會談更加頻繁和豐富,目的是走「基層路線」,側重於與州政府和大企業打好關係。這種說法不無道理,畢竟首腦會談少不免觸及難以化解的分歧,例如南海爭端,例如人權問題,倒不如...。
軟銷策略是否會延續到「習奧會」?這問題值得關注,習近平不斷強調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必須得到白宮首肯與配合,...。
無論如何,中美關係仍是那句老話,鬥而不破,不管「習奧會」能否化解(或減少)分歧,中美經貿合作始終有巨大潛力。習近平預計未來五年,中國將進口十萬億美元商品,光是這一點,兩國關係已經不可能鬧翻。

社評問習近平的軟銷策略能否延續到「習奧會」?相信習近平的軟銷策略必然會延續到「習奧會」,否則在「習奧會」之前在美國人民、州政府和大企業之間所建立的形象豈非毀於一旦?

不過,你有你的軟銷,我有我的硬來,總統奧巴馬(Obama)不會因為習近平的軟銷,在立場上有所軟化。數十年來,中美交往,美國必然會找話題——例如中國的人權、香港的民主實踐等以往的例牌話題,現今的網絡攻擊等新話題——與中國硬來,無非都是想謀取更多利益,一旦達到目的,美中雙方必然會達成協議,美方自會對之前所提出的話題閉口,相信今次都不會例外。李柱銘、黃之鋒之流受到美國民間組織接待,祇為美國自身與中國硬來時增加多些籌碼而已。

李柱銘也該反省,去了美國的聽證會次數不少,在這二、三十年間,究竟美國一方真的會為香港的民主、自由有絲毫促進作用嗎?


2015年9月23日信報社評:總統換屆令中美關係添暗湧

在九月十七日的評論中,提到中美兩國「既是合作夥伴,亦是競爭對手」,在充滿矛盾又不能不合作的情況下,兩國去到以大規模軍事戰爭相對的機會極少。不過,臨近總統換屆,通常新總統上場都會「新官上任三把火」,總喜歡在中國身上找出事端以顯威風,但總會在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前懸崖勒馬,兩國又再合作。祇怕美國選出一位牛仔總統,或選出一位不按牌理出牌的總統,祇會與中國競爭,甚至向中國挑釁,不會與中國合作,中美關係、甚至國際局勢才會步向危險邊緣。

若共和黨的特朗普(Donald Trump)當選為美國總統,由於他無需籌募競選經費,所以他無需看人臉色,更不會投桃報李。再者,在他所創辦和經營的大學過程中,可以看出他祇會為私利,不會老老實實真的去經營一所大學。所以,若 Donald Trump 當選總統,他會成為牛仔總統,或成為一位不按牌理出牌的總統的可能性極高,反會是中美關係的一顆計時炸彈。

2015年9月22日信報社評:和解的前提是擱置鬥爭思維

從上星期張曉明的特首超然論,到兩日前陳佐洱的去殖民化和去中國化的言論,令很多人相信這不是個別中央官員的言論,而是中央政府在言論上對香港的不同意見者和敵對勢力開始硬起來,展開鬥爭的先兆了。

既然陳佐洱以簡單二分法將香港分為去殖民化和去中國化,我們不妨也將中央政府分為鴿派和鷹派以方便分析。從張曉明和陳佐洱的言論,我們也不妨將他們視為鷹派的代表;另一方面,不久前的拉攏泛民行動,主事的中央官員不妨將他們視為鴿派的代表。鷹派和鴿派,一主戰,一主和,既可相互鬥爭,鬥過你死我活,亦可相互配合,配得天衣無縫,視乎情況而定。從共產黨政府的歷史中,個人相信鷹派和鴿派祇是相互配合,鴿派拉攏一方,鷹派打擊另一方,亦是中國共產黨一貫的手法。這種手法,在戰爭時期面對強大的敵人,運用得宜固然可以得到一定效果,令敵方內部產生混亂,給我方有可乘之機。不過,這種手法運用在香港,並不適宜,因為香港於中央來說,不是敵人,已經是中央政府管治區域的一部份,令香港混亂,豈不是在中央管治範圍內產生混亂,自己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香港回歸之初,中央對各方不同異見者十分包容,前領導人鄧小平的豪語「共產黨是罵不倒的」就是一例。自從中國強大起來後,言論上也逐漸強硬起來,習總上場後,這方面亦更加明顯。自從831政改被否決後,個人認為中央覺得很丟臉,覺得以往對香港的寬容變成縱容,自食其果,別無他選,祇有硬起來吧!張曉明和陳佐洱的言論祇是開始,相信——但個人不希望——仍有後着。

社評標題「和解的前提是擱置鬥爭思維」,相信大部份人都不會覺得有錯,但要做到,絕不容易。中方固然要擱置鬥爭思維,在管治的態度上,要做到有容乃大、「丞相肚裏可撐船」、有「共產黨是罵不倒的」的豪氣。在香港的一方,要擱置對抗思維,例如在足球賽事中個別球迷向自己的國歌喝倒采,實在要不得——國歌、國旗,是整個國家和它的人民的象徵;中國國旗,除了代表中國整個國家和它的人民,亦包括代表港澳地區和它們的市民。以英、美為例,很多國民不認同執政黨,但不會在國歌奏起時喝倒采的——個別人仕行為累及整個香港社會利益,值得嗎?

2015年9月21日信報社評:清洗紫砂茶壺無法可依

上世紀八十年代,當中英還未談及香港回歸以前,香港人都是少談政治,多做實事,為發展經濟、改善個人和家庭生活而打拚,這都是殖民歷史中的香港人形象,亦是中國希望港人能夠做到的。回歸後的香港,港人政治意識提高不少,而隨着時日演進,特首表演不濟,中央對港管治事務越見直接、明顯,抗中情緒反而遞增,中港矛盾越見明顯、尖銳,問題之一是中央主理香港事務的官員對香港並不瞭解,從「去殖民化」的言論中可見一斑。

陳佐洱既貴為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理應對香港的殖民歷史有充份的認識。從他的「去殖民化」言論中,一來展演出中國官場中的長官氣燄,在香港社會絕對難以接受,二來顯示他對香港情況並不瞭解,將香港祇分為「去殖民化」和「去中國化」兩派並不符現實,始終大部份香港人都不會歸於這兩派的任何一派。若中央政府祇是根據全國港澳研究會的認知而制定香港的政策,肯定為禍不少,對中港雙方絕無好處。

2015年9月19日信報社評:美國加息再等一會 市場焦點重回中國

從美國聯儲局近期的舉動,若通脹未能達到百份之二,美國決不會展開加息週期,幾可預期。

現時已接近零利率,已經剩下加與不加的選擇。若以借貸作長期投資或供樓的人仕,要注意利率的風險,始終利率不會無限期處於接近零利率的狀況,而且這狀況已經有不短的日子。

2015年9月18日信報社評:強行通過新安保法案必留後患

日本既不想承認二戰時在東南亞各地所犯的暴行,亦在教科書上篡改重要字眼,企圖向下一代隱瞞真相,現在更強行通過新安保法案,為日本擴充軍備及參予更多國際軍事活動,在在顯示日本軍國主義在復辟的道路上,為日本及國際帶來更大的危險。

通過新安保法案,日本必然會擴充軍備,勞民傷財,參予介入性的國際軍事活動,難免與當地人民或軍事組織結怨,帶來日本人被襲擊的安全風險。日本人民在二戰嚐過原爆的慘痛經歷,珍惜現時的國內安全和平環境,絕對不想再重蹈類似二戰的經歷。若新安保法案被通過,日本人民又怎會干休?在國內,安倍政府肯定要面對無休止的後患。

至於通過新安保法案對國際的影響,社評已有詳細論述,不贅。

2015年9月17日信報社評:中美網絡戰 能打贏也打不成

中美兩大強國,在很多方面,包括軍事、外交、貿易、IT網絡、反恐等等,既是合作夥伴,亦是競爭對手,在這個充滿矛盾又不能不合作的關係之下,吵吵鬧鬧在所難免。若果中美任何一方在任何一方面——包括網絡戰——決定翻枱,就算勝了都要付出沉重代價。

2015年9月16日信報社評:超然論徒惹誤解 鷹派作風失民心

1. 超然論在依法治國的環境和符合基本法的框架下,最佳的解讀為由於特首是中央委任管治香港的代表,所以地位超然而已。換言之,祇是「轉個彎」以言論支持特首施政。

中港矛盾已經不少,莫非某些中方人員還嫌少?

既然眾多中方代表對香港管治事務上有不同理解,又引起誤會,看來中央政府或國務院也要委派一位代言人,專責在香港管治事務上發言,避免引起誤會。

2. 既然「三權分立」有不同解讀,又引起各方誤會,倒不如將「三權分立」變為「三權制衡」,豈不是更好?「三權分立」,可能在某些不慣於在網上搜尋資料的老共產黨人眼中,以為是「三權獨立」的別稱而已,既然三權離不開制衡(check and balance),倒不如稱為「三權制衡」,以釋這些人的疑慮。

3. 無論分立也好,制衡也好,司法獨立——法官判案時祇依法判案,不受外間任何干擾,包括政府和民間的干擾——是香港社會的共識、穩健的基石,絕對不容侵犯。律政師已有說明。

陳文敏教授已公開說明三權分立有很多解讀,不能一概而論。在網上也有很多三權分立的詮釋,有興趣的看官不妨搜尋。不過,很多說法都包含制衡的元素。

2015年9月14日信報社評:張曉明「特首超然論」 亦只具參考價值

既然中央政府強調以法治國,張曉明的「特首超然論」,地位在三權之上,張主任有必要再進一步解釋,以釋港人疑慮。

若要猜測,張曉明的「特首超然論」,在以法治國的條件下,唯一解釋是特首在任中仍然得到中央力挺支持,所以張曉明的「特首超然論」祇具參考價值並不是完全虛言。

2015年9月12日信報社評:九一一恐襲遺禍愈演愈烈

先以軍事征服一個地方,再以征服國的制度和價值觀硬套下去,十居其九都會失敗居多。究其原因,相信是發動軍事時傷亡和財產損失難免,與不少當地人結怨,而實施在當地人眼中的「另類」制度時得不到大部份當地人支持有關。

從伊拉克的撤軍,也許美國已從中得到教訓。但最怕的是美國又會選出一名「牛仔」或不按牌理出牌的總統,再度重蹈覆轍。

2015年9月11日信報社評:亞視即使翻生 前途仍然凶險

亞視除了要通過重新發牌這一關外,亦要面對眾多大氣電波和網上電視媒體,前路也很凶險。

亞視要生存,首先第一砲一定要吸引到全港眼球,接下來是要提供甚麼節目令全港觀眾非看我不可?若這兩個問題處理得不好,幾乎肯定亞視又逃不過久延殘喘、轉手、甚至倒閉的命運。

2015年9月10日信報社評:英女皇無為而治值得參考

「無為而治」這管理概念在網上有不少論述,有興趣人仕可參詳。

英女皇除了在委任首相時有象徵式的權力之外,其實也沒有任何實權,加上人言可畏,若有任何片言隻字涉及現今朝政,也會有干涉朝政之嫌。在種種制肘之下,倒不如完全不理朝政,落得清靜。換言之,英女皇並非無為而治的最佳例子。

無為而治,並非甚麼都不做就可以管理國家,簡單而言,就是應做則做,應不做則不做,即使做,都以最不擾民的方式進行。例如港大委任副校長祇是學校行政範圍內的事,與社會民生無關,政府不應插手。若大小事都皆管,倒頭來,一般結局都是事事都管不來。

2015年9月9日信報社評:逆思考分析特朗普現象

「人民眼睛是雪亮的」這句說話,祇是用來騙騙選民手中的選票而已。2001年選出來的小布殊,還是連任,已經證明是一大敗筆,將聯邦政府難得的財政盈餘變成赤字,也將整個美國捲入戰爭旋渦中。Donald Trump 在經營自己所創辦的大學中,已經證明他自己是一名濫權、祇顧私利之人。若他真的被選為總統,我們真的要說一句「天祐美國」、「天祐全世界」。

2015年9月5日信報社評:繼續開水喉救市才是硬道理

繼續開水喉救市是沒錯的,但是,若以量寬形式開水喉還會有效果嗎?就算有,效果也會大減。再者,再量寬,資金祇會向資產市場走,能帶動實體經濟的效果有限。那麼,水喉應開往何處?

以傳統經濟學角度來看,水喉應放在改善經濟氛圍上,刺激真正投資為主,例如開墾土地、改善交通和其它配套,盡量將企業投資和經營成本降低。香港自身土地有限,祇能以移山填海增加土地資源,這方面,社會大眾應該明白。

2015年9月4日信報社評:大閱兵展示肌肉 軟實力尚待提升

現代軍事發展不以軍隊人數多寡決定國家軍事實力強弱,所以裁軍三十萬祇具象徵意義而已。何況,其他國家祇以悼念或其它低調形式紀念二戰結束七十週年,就文明國家以閱兵形式紀念的,僅此中國一家,觀感上,中國反留下了窮兵黷武的印象。背後原因,結合了十三億人力量,中國確實是強起來了,但不跟隨一般國際做法,獨行獨斷,不久前的暴力救市就是一例,難以令鄰國和國際社會完全放心。

2015年9月2日信報社評:連戰獨排眾議赴京 台灣選情更不利國民黨

對於習近平提出「推動海峽兩岸史學界共享史料、共寫史書,共同捍衞民族尊嚴和榮譽」,不是不好,但若改為「推動海峽兩岸史學界共享史料、共寫史書,將真正歷史現於世人面前」是否更好?會否得到兩岸更多人支持?

要將真正歷史現於世人面前,兩岸政府要承諾提供一切協助,包括公開當年文件檔案,並在編纂過程中不作任何干預,但在「共同捍衞民族尊嚴和榮譽」的前提下,恐怕真正的歷史還未能顯現於世人面前。

2015年9月1日信報社評:統戰也有良性惡性之別

統戰思維不是萬試萬靈,祇有國家或管轄範圍內部在人心極度混亂的狀況下,較強一方以統戰手法籠絡人心,可能才會有較佳效果。香港回歸後,儘管有很多爭拗,甚至出現「佔鐘」,但總體而言,香港未在人心極度混亂狀態,再者,香港大專教育普及,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看法,經過「佔鐘」後,相信中央政府已經明白統戰思維在香港肯定已不管用,越要統戰,祇會越令人反感。

中央和泛民在香港政治圈中扮演重要角色,要將任何一方排除於外可說是mission impossible。既然如此,雙方溝通總比不溝通好,否則祇會對香港政治本身、和整體香港社會發展都有害無益。


2015年8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個人時事評論目錄


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

個人時事評論目錄

年份

2016   2015

2016年

2016年9月和10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 特別評論:不「港獨」,難道不可以「講毒」嗎?
2016年7月和8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 特別評論:李寶蘭告訴我們還是有選擇的
2016年6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2016年5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 特別文章:2016年5月26日信報報導「港大學生會:不應再放心力悼六四」有感
- 特別文章:論中立
2016年4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 特別評論:機場職員為特首千金攜帶手提行李過關事件所引起的疑惑
- 特別評論:今期專欄作家王迪詩問為什麼要行俠仗義?
- 特別評論:電影《踏血尋梅》獲得眾多主要獎項,但《十年》獲得最佳電影
- 特別評論:以邵氏經典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當年軼事看《十年》
2016年3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 特別評論:支持繼續撥款興建高鐵是逼不得已的選擇
- 特稿:哲學與勇武抗爭的淺見
2016年2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 特別評論:設立禁蒙面法
- 特別評論:關於現今的香港大學生的質素
- 特別評論:關於旺角騷亂
- 特別評論:暴力抗爭手段是一個危險的謬誤
- 特別評論:應否繼續撥款興建高鐵?
- 特稿:抗爭運動要成功 ...
- 特別評論:衝擊校委事件的最終輸家是香港大學本身和整個香港
- 特別評論:特區政府有維護香港權益和中央名聲之責
2016年1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 特別評論:梁特首批評泛民拉布
- 特別評論:本土主義為何走向偏激?
- 特別評論:梁振英抨擊司法覆核被濫用

2016年頂部   本網頁頁首

2015年

2015年12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 特稿:TSA問題癥結之一
2015年11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2015年10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 特稿:因為球迷噓國歌,而要香港足總被罰
- 特稿:【義在信之上,港人以馮敬恩為傲】???
2015年9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 民主祇是達致社會和諧的其中一個途徑而已
- 葉鴻輝應向當事對方球員尋求和解
2015年8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 香港大學生的質素
2015年7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2015年6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2015年5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 若香港脫離中國管治後要面對的後果
- 若今次政改被否決後所要面對的後果
2015年4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2015年3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 三跑
2015年2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2015年1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 更多過往評論陸續有來 >>

2015年頂部   本網頁頁首

2015年9月4日 星期五

葉鴻輝應向當事對方球員尋求和解

葉鴻輝表示鄭智曾稱他為「狗」。這「狗」字帶有兩個意思,可以指葉鴻輝本人為「狗」,也可以指葉鴻輝睡在地上以拖延球賽時間的動作為「狗」,或兩者皆是。明顯地,兩者意思有很大差別,不贅。

為影響對方球員的表演,以碰撞、言語、甚至向對方球員吐口水刺激對方球員情緒也不奇怪。前香港國際球證陳譚新昨天曾在烽煙節目指出,除非有確切證據或球證當時在場,否則難以作出任何處分。

作為球員,應明白情緒控制亦是球賽的一部份,或當時作出適切回應,如「罵人的,也是狗」。球場事,理應球場了。帶出球場,又上網,既徒添紛爭,又在當事球員之間有芥蒂,或會影響自身的演出。通過今次事件,葉門神理應明白,並親身向當事對方球員尋求和解。

香港大學生的質素

三、四十年前,甚至更早時期,大學生備受社會尊重。當年入大學甚難,能入大學就讀的,都是尖子,他們珍惜入大學的機會,勤奮好學,從中學會較全面的分析、觀察,言行舉止與一般市井有明顯的不同。

現今大學,祇視學生為顧客,當然,顧客是不能得罪的,因為,若個別學術部門祇有甚少,甚至沒有學生報讀其所舉辦的課程,從政府所得到的財政資助就少得多,肯定逃不過倒閉命運。因此,不少學術部門為吸引更多學生就讀,在入學要求和課程設計上,都會遷就學生,造成現今香港大學生沒有得到嚴格的訓練,不能全面地分析和觀察事物,言行舉止與一般市井相差無幾,得不到社會的尊重,甚至有公司明言不會聘請現今大學畢業生。

大學生平均質素下降,日漸普及的大學教育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是,若大學生本身沒有提升自身質素的心志,大學仍視學生為顧客,整體大學生質素亦不會提升,更得不到以往社會大眾對大學生應有的尊重。

2015年8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報紙社評個人評論目錄

2015年9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2015年8月31日信報社評:示威形式全球化 反貪最能贏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除了適用於當權者之外,亦適用於大型群眾的抗爭。反貪、反戰,都是絕大多數國家人民的共識,就算當權政府將群眾運動壓了下來,往後都要面對不少的風波,繼續影響政權的穩定性,在民主國家,影響更加明顯。

至於香港的黃色雨傘運動,情況有些不同。政改方案正反雙方都得不到一致的社會共識,形成社會撕裂,中港關係曾跌至低谷,香港民主步伐連一步也邁不出來,得不到任何實質成果。黃色雨傘運動徹底失敗,主要是得不到整個社會的支持,再者,在運動期間市民日常生活嚴重受到影響,民怨漸生,黃色雨傘運動的失敗,早已寫在牆上。黃色雨傘運動絕不能與大馬的反貪、日本的反戰相提並論。

2015年8月29日信報社評:對抗回到對話 避免互相妖魔化

事實上,中國對香港管治有絕對的主導權,所以在香港管治的問題上要完全脫離中國,既沒有可能,更不切實際,所以在與中國溝通,是有實質的必要性。今次民主黨與中央官員會面,若純粹是意見的交換,不應引起過多社會大眾的疑惑。

既然中央政府和泛民之間的溝通是無可避免的,泛民一方就要在與中央溝通方面設立機制,避免部份泛民在與中央溝通之後,又再產生無謂的誤會,既損害中港關係,亦增加了泛民之間的內部矛盾,更對整個香港的社會和諧無益。

2015年8月28日信報社評:追本溯「鉛」驗測東江水

東江水受到污染的問題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政府將東江水供應給市民之前都會經過加工和過濾,對水源質素應有相當瞭解,若社會大眾真的對供水質素有疑問,可查閱以下水務署的網址:
http://www.wsd.gov.hk/tc/water_resources/water_quality/water_quality_monitoring_data/index.html

東江水污染越見嚴重,已在預期之內,長遠而言,既然供應東江水成本越來越高,政府應考慮其它供水方案,例如興建海水化淡廠,將風險分散。

2015年8月27日信報社評:公立醫院切錯肺 重建信譽須懲處

醫療事故多,短期除了懲處以挽回聲譽外,長期應解決醫療人手不足問題,改善工作環境,以紓緩醫療人員工作壓力,醫療事故自會減少。

2015年8月26日信報社評:減息降準挽狂瀾 環球股市難樂觀

市場大戶若要賺盡,板斧必然是在升市時升完可以再升,「殺盡淡友」;在跌市時跌完可以再跌,「殺盡好友」。升完可以再升,跌完可以再跌,在任何投資市場已經是見怪不怪了,成熟的投資者應有這種預期。搏反彈的舉動,投資專欄作家曹仁超曾形容為「接着跌下來的飛刀」,接得不好,會損手的。要搏反彈,投資者一定要採取所有安全措施以保護自己,例如避免將資金投放於高槓杆的投資工具、越高風險越要嚴守止損、和將資金分為數份分段購買優質股。

國內中央政府,甚至散戶投資者,亦要認識到在任何投資市場都會有升有跌、有得有失、有回報也有風險,不能輸打贏要。國內政府開放投資市場,就要接受市場的升升跌跌,否則,倒不如「私有化」股票市場,以俱樂部形式營運算了。暴力救市,既影響投資市場運作,也形成大戶在暗,中央在明的格局,給大戶盡賺再盡賺的機會。

2015年8月25日信報社評:特區政府應適度有為營救記者

不論適度有為與否,在道義上,特區政府要盡一切正確途徑盡力營救。

2015年8月24日信報社評:北韓殺氣騰騰 恫嚇成分居多

之前提過,若果北韓政府仍然理智,根據過往經驗,雖然聲勢浩大,但是發動戰爭的規模應是有限度的,一旦達到延續政權的目的,就會收手;但若果北韓政府不理智,鋌而走險而禍延兩國,甚至中國東北部的無辜平民亦並非無可能。北韓政府理智與否,全在乎上場不久的金正恩一念之間,朝鮮政局之難測,亦在於此。

2015年8月22日信報社評:朝鮮半島才是真正火藥桶

國泰民安,人民安居樂業,才是良久的治國良方,中國政府相信已明白這一點。北韓政府若如社評所言,以發動戰爭作為延續政權的手段,有如在走鋼線,一旦情況失控,甚至最後失敗,後果堪虞,兩韓無辜國民亦會受累。

若果北韓政府仍然理智,根據過往經驗,雖然聲勢浩大,但是發動戰爭的規模應是有限度的,一旦達到延續政權的目的,就會收手,避免被國際社會孤立。

2015年8月21日信報社評:電話防騙加「+」號 真官亦該揭假官

電話騙案熾熱,全城變得驚弓之鳥,曾是稅務局函件的回郵地址疑雲可見一班。

強調民生無小事的特區政府,現時鉛水事件仍未完全解決,電話騙案又是否可以完全地應對,令市民不再受困擾?讓我們拭目以待。

個人方面,在提供個人資料,甚至在付出金錢之前,都要向有關當局或當事人「親身」查證,切莫相信對方在電話上的任何轉介。

2015年8月20日信報社評:外遊警示應以人命為優先考慮

沒錯,「外遊警示應以人命為優先考慮,...,有風險的地方就要發出適當的警示,...不要基於政治正確而漠視險情」,不過,發出外遊警示,無論何處,都會有相當的政治考慮,例如會否遭到對方的相應報復行動,對於內地,尤其是接近中央政府的天津,政治考慮的成份相信會加重。在任何事情都會趨向政治化的香港,對內地發出旅遊警示「不要基於政治正確而漠視險情」祇會是wishful thinking 而已。

2015年8月19日信報社評:電車老而彌堅 不能輕言淘汰

若果要淘汰港島電車,行走新界西北的輕鐵所佔用的路面,其它車輛無法享用,豈非首先要淘汰?

再者,若要淘汰電車,每日十多二十萬的電車客量又怎樣解決?

哈哈,若果步行由中環至金鐘比電車快,就要取消這一段電車路段的話,那麼,由上環地鐵站步行至中環地鐵站,通常都會快過坐地鐵,因為由地面行去有幾層樓距離的月台,等候列車,再由目的地月台行上地面,都要不少時間。按照顧問邏輯,上環至中環之間的地鐵段是應該要取消的。(消息來源

2015年8月18日信報社評:難雖多 邦未興 救災權責也不清

中國在硬件上,可算是已發展國家,祇要用金錢能夠達到的,很多發達文明國家已經有的事物,中國都有,甚至更好。但在軟件上,一旦牽涉到國人的質素,尤其是眾多政府官員和商賈,在事情處理上原形畢露,離不開財大氣粗、報喜不報憂、有功領之、有責卸之,而眾多有權有錢的就可以不講道理、不遵守法例、不講公德、甚至自私到妄顧別人生命等等劣質品行。若在軟件上沒有任何改進,中國人和中國整個國家都難以在國內國外得到太多尊敬,而類似天津大爆炸事件的善後餘波——不文明和不宜的處理——肯定陸續有來,社會民怨祇會越積越多,「以德報怨」的傳統美德更加無從談起。

2015年8月17日信報社評:水耕也算創新產業 監管不應墨守成規

既然政府部門政策出現矛盾,受害者有否在民政署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作出投訴?若得不到合理回應,一般來說,受害者才將其經歷發佈給傳媒,讓社會大眾關注。

既然政府部門政策出現矛盾,政務司長及相關政府部門是否應該在適當時候作出適當處理,以免矛盾在社會上發酵,而政府在回應時亦處於被動狀態?當然,政府想創立的創科局,相信會對解決這類矛盾有很大幫助,但是,若然創科局的成立祇是解決這類矛盾,有人必定會問,每逢有不同的政策矛盾出現,就要創立一個局去解決?設立的局、部門越多,政策矛盾豈非越容易出現?政務司長豈非被擱置?

政府想創立的創科局,社會大眾要注意的,是創科局是否有其創新科技行業的遠景和發展藍圖、相關的資源(如土地、財政和政策)資助、吸引外來人才和外來投資的策略和政策、和當中的可行性?這些問題若得不到滿意的答案而創立,創科局祇會成為架床疊屋架構一員有很大的可能性。

2015年8月15日信報社評:安倍演說道歉誠意太少卸責太多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昨天發表的二次大戰七十周年首相談話,早在預期之中,絕不驚奇。

日本若不直接承認在二戰中發動戰爭、入侵鄰國領土,令鄰國和日本本身國民受到傷害,真正的道歉、真正的反省亦無從談起。

戰爭的教訓,就是無論發動戰爭的一方和被入侵的一方,最終受害的,都是雙方無辜的平民。以日本為例,即使沒有原爆,對維持昂貴和曠日持久的戰爭,日本國民的生活都會苦不堪言。

2015年8月14日信報社評:推動創新科技 不能抱殘守缺

在任何市場,能提供更好的貨品、服務,無論完全合法或遊走於法律灰色地帶,必然會受消費者歡迎,Uber所提供的服務也不會例外。不過,若個別提供貨品或服務的人仕和團體決定遊走於法律灰色地帶,就要準備承受被拘捕或被取締的風險。Uber曾在多個國家或地區有這方面風險的經歷,相信Uber在處理上也會駕輕就熟。

警方有法不能不執法,這是警方的職責,社會大眾也要理解,不能藉警方在別的事情上,因證據不足或其它原因不能即時執法,就以此譴責警方對Uber執法。既然警方,甚至律政司,和Uber在法律上有不同的理解,就讓它在法庭上釐清。

在創新科技下所創立的服務能受到社會大眾歡迎,確實難得。從警方取締Uber事件中,創新科技投資者可以活生生地看到相關法律亦不能輕視。

至於傳統的士(出租車)商怎樣看待Uber這個挑戰者?短期或可藉政府或警方的力量壓制Uber在香港的營運,長遠而言,亦應從Uber身上看到現有的士服務有改善空間,從速改善服務,擴大競爭力,才是迎接Uber和未來競爭者的王者之路。否則,即使今日Uber撤離香港,但弱點仍在,他朝仍會迎來其他的競爭者。

2015年8月13日信報社評:燈柱作住址 既是房屋問題 亦是選舉問題

社評最後提到「... 說到底,只要存在着種票疑雲,選委會的職責就是雷厲風行核查,以正視聽,以維護選舉公開公平公正的信諾信心信譽」,除了表示贊同,並沒有特別意見。

2015年8月12日信報社評:人幣貶值亞幣鬥「插」 香港被動處境堪憂

三、四十年前,美國是香港最大的貨物出口國家,然後港元與美元掛鉤,避免香港工商業承受劇烈的匯率風險,影響香港經濟,理所當然。現在香港沒有大量貨品出口,香港經濟與美國經濟亦沒有太大關連,負責香港金融的機構是否需要檢討港元匯率政策?

在現今事事趨向政治化的香港,檢討港元匯率政策在香港政府心目中或會成為冒香港之「大不韙」的項目之一。

2015年8月11日信報社評:適度有為非新猷 用權不當萬事休

怎樣適度,怎樣有為,都是任憑掌權者怎樣演繹,所以暴君也可以適度有為。在梁振英來說,突然撤換兩名局長是適度有為。在梁振英來說,沒有任何發展IT藍圖,沒有任何金錢、土地、政策援助等資源而創立創科局,亦是適度有為。

2015年8月10日信報社評:處理民生不宜腦僵化

沒錯,處理民生不宜腦僵化。不過,不宜腦僵化背後的意思是在適當時候不應跟隨既定程序做事,那麼,前線人員和團隊怎樣判斷適當時候?當事前線人員和團隊決定是適當時機不按既定程序做事,一旦遇意外出現錯誤,肯定地會罪加一等。

現時社會風氣興起問責,既定程序祇會越多、越緊,以避免被問責,制度祇會越走向腦僵化。

2015年8月8日信報社評:「黑地氈」雖不復見 港台困局終難解

網上媒體發達,市民發聲渠道看似越來越多,但是,始終能接觸最大群市民的媒體,還是免費的大氣電波,所以多個團體和機構都對大氣電波仍感興趣。

網上媒體發達,但立場亦很多元化,很多亦頗為偏頗,能維持中立、又可以容納各方意見都可以在同一平台發聲而市民亦可在同一平台聽到不同意見的媒體又有多少?香港電台的烽煙(phone-in)節目可算是其中少數之一。換言之,很多香港市民都可以「一站式」收聽各方面的意見,相信他們都希望這個少數的中立平台在將來香港電台的改革中都能保持。

沒錯,在政府眼中,香港電台是有「服務跟身份不相稱」的先天矛盾,但香港政府的運作有賴香港市民納稅維持,所以,香港電台亦要向香港市民負責。香港市民是否滿意香港電台所提供的媒體服務?香港市民是否希望香港電台這個平台還維持中立、客觀、不偏頗,抑或祇淪為政府的發聲工具?或者,香港電台還需要開拓其它有意義但商業價值不高的營運路向?現在是香港市民發聲的時候了。

2015年8月7日信報社評:宋楚瑜明知會輸一定要贏

「明知會輸,我哋都一定要贏。」社評將之理解為一種政治智慧。這智慧若解讀錯誤,就會成為以智慧作為包裝的固執而已。

宋楚瑜的參選,以社評的描述,目的不在於勝出參選,而是在藍綠惡鬥中找出生存空間,並有相當選民支持,背後是有一番精密盤算,不打無把握之仗,符合孫子兵法「先勝而後戰」的原則。相對於香港本土派和學生,抗爭有之,背後精密盤算欠奉。這種分別,宋楚瑜成為智慧的代表,香港本土派和學生成為固執的一方。

2015年8月6日信報社評:法治評分下跌 不容魔鬼乘虛而入

法治評分下跌,未必是法庭裁判不公,而是社會大眾不遵從法庭裁決,影響法庭權威,甚而公開糾集群眾侮辱個別法官,影響法庭裁決,法治不能彰顯,亦會影響法治評級。

若果社會大眾不遵從法庭裁決,個別群體公開糾集群眾侮辱個別法官等等做法,真的可以影響法庭,那麼,政府、權貴、和其他有勢力人仕和群體豈非更容易影響法庭?社會變得更加不公?貧富更加懸殊?

2015年8月5日信報社評:安倍請聆聽國民的反戰呼喚

宮內廳首次公開日皇裕仁宣讀《終戰詔書》錄音原檔「玉音放送」的數碼化版本,同時公開的還有戰時充當皇宮防空洞的「御文庫附屬室」的照片和影像等資料,或許是安倍政府的爭取民望的策略,藉此向國民宣示政府也深深明白戰爭的禍害,亦會阻止再有核彈或其它毀滅性武器在日本任何城市出現。不過,相信安倍也會認為在現今國際軍事形勢上,西面已有強大的中國,遠些還有擁有核武的俄羅斯,南韓在軍事上對日本並不友善,加上美國亦需要日本作為亞太區的馬前卒,日本要「走出去」,才是日本能夠保護自己的唯一途徑。問題是「走出去」真的令日本可以保護自己,不會重犯窮兵黷武的錯誤嗎?從安倍首相的言行而言,難以給人足夠的信心。

有網友提點,日本宮內廳嚴格而言是日本皇室的管家,而非政府的一部份,因此,公開日皇裕仁宣讀《終戰詔書》錄音原檔的數碼化版本和其它資料,也許是是安倍政府爭取民望的策略一說,並不成立。

2015年8月4日信報社評:北京辦冬奧 務須洗脫外界「骯髒想法」

祇要舉辦當局在藥檢時秉公辦理,一視同仁,選手們祇憑實力取勝,自會洗脫外界的「骯髒想法」。

2015年8月3日信報社評:「以胸襲警」惹疑慮 上訴庭必須釐清

當案件去到上訴庭,從以往法庭判決的不偏不倚,更多的案情會被披露,亦更接近事實真相,文明、理性的社會不應對未完成審判的案件有太多意見,影響法庭不偏不倚的原則,進而影響香港法治。

若社會言論可以影響法庭裁決,那麼政府、權貴和其他有勢力的豈不是更能影響法庭判決?祇要法庭裁決還能不偏不倚,法庭事,法庭了。若不服法庭判決,大可上訴,不應訴諸街頭,更不應侮辱裁判官,給人「輸打贏要」的印象。

2015年8月1日信報社評:增供應減扭曲 樓市始能回穩

任何市場也離不開供求定律,即供應少需求多則價高,供應多需求少則價低,香港樓市也不例外。

既然房屋供應有望增加,而維持數年的幾乎零息率亦在短期內上升,令供樓人仕負擔加重,抑壓需求,在一加一減之下,房屋價格有望回穩,回到比較合理的水平。至於政府的穩定樓價措施,相信在房屋供應真的增加和息率真的上升,而樓價有所回調時,政府才會有所調整,甚至撤銷。


2015年7月信報社評的個人評論

報紙社評個人評論目錄